冯友兰《新世训》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hu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训》是冯友兰“贞元六书”中的一部,又名“生活方法新论”。这部书是“贞元六书”中唯一一部集中笔墨充分阐释人伦日用之理和生活方法的著作。它讲个人的生活方法,是教人怎样做人的学问,换言之,也就是教人怎样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承担社会责任的学问。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从最低的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再到道德境界,最后到最高的天地境界,所对应的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就是冯友兰孜孜以求的理想道德人格,即“圣人人格”。在《新世训》中,冯友兰想通过十条生活准则,让人们从了解这些生活准则开始,进而认同它们,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道德准则,最终达到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目的。当然,冯友兰也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圣人这一高度,因而他将圣人的生活方法罗列出来,让人们了解圣人的为人处事之方,依据自己的状况,虽不能至圣,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向往和靠近圣人人格。作为接着宋明理学往下讲的“圣人观”,冯友兰在继承了宋明理学圣人观的基础上对“圣人”这一道德人格赋予了新意。在宋明理学那里,圣人标识的是一种“人之至者”的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宋明理学家们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从周敦颐到朱熹,理学家们都纷纷尽己之所长,力图找到一种至圣的途径。与宋明理学家们追求的“静”的境界不同,冯友兰追求在人伦日用中做“动”的、活生生的圣人。虽然冯友兰追求的理想道德人格是处于最高境界的圣人人格,但是这丝毫没有削弱他在《新世训》中所写到的道德人格修养方法的现实性。因为他所崇尚的圣人人格不是高高在上的“静”的境界,而是在人伦日用中可以“照着做”的“动”的生活方法。他说:“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人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冯友兰将“内圣外王”作为其孜孜以求的理想道德人格,他在《新世训》中所讲的生活方法就是在尝试完成中国哲学的任务,即:使人在人伦日用中达到塑造圣人人格的目的。这是冯友兰追求“圣人”这一理想道德人格的初衷,也是他毕生想完成的一项壮举。
其他文献
目的:为完善国家原研药与仿制药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某省药品招标采购中心数据库的数据,分析该省原研药与仿制药的价格差异与市场份额。结果:该省198个样本药品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往往看似偶然、突发,实属必然,是迟早都要发生的。它是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常态。非直接利益冲突是一种价值观冲突,目前由冲突的价值观已衍
第一部分MC4R rs12970134多态性对不同体重人群静息态脑网络功能及脑灰质体积的影响目的 探讨与肥胖相关的MC4R rs12970134(Melanocortin-4 receptor, MC4R)位点多态性对肥胖
真、真诚与政治的关系是政治哲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一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讨论。本文依托于伯纳德·威廉斯的Truth & Truthfulness一书,重点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自由
<正> 在莫斯科郊外一家机场举行的露天摇滚音乐会上发生的爆炸事件中,一位俄罗斯警察少校因为安全地处理了一枚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扔下的炸弹而被誉为大英雄。但是,没想到的是,
建筑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建筑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会直接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极大地限制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角度讲,员工的行为不仅受到其自身
麦金太尔是20世纪美国享有盛誉的伦理学家。其代表作《德性之后》一书的出版更是因其以独特的视角对西方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麦金太尔是德性伦理
人体血清钾离子的正常浓度维持在3.5~5.5 mmol/L,当血清钾浓度超过5.5 mmol/L,则称为高钾血症[1]。高钾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由于体内肾排钾减少、血液浓缩或钾离子向
中国的哲学是重整体的,自从诞生起就从整体把握宇宙人生,将哲学、政治、伦理融为一炉。冯友兰自称是接着程朱理学讲的,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中国哲学的特点,即将哲学和伦理思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