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探析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络泻血疗法,俗称“刺血疗法”,古称“启脉”,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等刺破身体细小络脉或小静脉放出一定量的血液以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刺络泻血疗法有长期的历史。最早记载刺络泻血源于《五十二病方》,历代医学家对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有了巨大影响,但到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发展达到了它的高峰。明清时期包括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是中国历史的最后两个朝代。明清时期是中国针灸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总结时期,同时也是刺络泻血疗法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时期。当时著名针灸医学家的针灸著作保留许多关于刺络泻血疗法的重要内容和针灸医案,其中有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高武的《针灸聚英》,郭志邃的《痧胀玉衡》,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等。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著作和这一时期的针灸医案我们可以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特色和临床应用。通过对刺络泻血疗法理论的文献进行研究和比较得出:到目前为止,众多研究者对于明清时期的刺络泻血内容检索和整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所以研究这一时期的刺络泻血疗法不只是会提高我们对明清时期泻血疗法的认识,而且对将来临床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将从以下2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文献综述本部分主要讨论1.《内经》到金元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研究概况;2.明清时期相关针灸著作对刺络泻血疗法的记述;3.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使用的工具;4.明清时期临床刺络泻血疗法应用的穴位及部位;5.刺络泻血出血量的探析;6.明清时期针灸医案的研究分析;7.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现代研究。二、第二部分主要讨论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文献研究。一.刺络泻血疗法应用工具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对这一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认识,首先理解刺络泻血工具的发展及应用过程,才能明白砭石是如何发展为“九针”以及各式各样的刺络泻血工具。明清时期医家对刺络泻血工具发展有了很大的影响。在本段泻血工具中有砭石,锋针(三棱针)、铍针和火针。除此之外,还论及明清时期其他刺络泻血工具。二.明清时期针灸医学家刺络泻血疗法的临床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当时著名针灸医家临床刺络泻血疗法应用,包括明代杨继洲、高武、朱橚、张介宾、汪机、清代郭志邃、李学川、赵学敏、吴尚先等,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辨经络气血多少2)刺络泻血工具3)刺络泻血部位及穴位4)刺络泻血适应症状5)刺络泻血出血量三.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特点:本段主要讨论明清时期各个针灸医家泻血疗法应用的特色,对刺络泻血疗法的贡献,探析明清时期和其他朝代泻血疗法有了那些区别和相同点。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针灸历史上重要的文献总结时期,也是对针灸治疗疾病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的一个时期,当时针灸医家对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贡献,使刺络泻血疗法在刺血工具、刺血原则、刺血部位、操作方法、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方面更加完善和成熟,为后世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dipsin水平及其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9例,检测患者的血清Adipsin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脑利钠肽(BNP)、N末端前脑
介绍了采用传统数据仓库与大数据混合架构构建经分平台的实践,该系统需要从非洲多个项目国采集数据,通过公有云传输数据,在北京总部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及分析展现。文中对经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代膀胱内肠黏液的分泌规律和特点 ,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防止术后并发症。方法 从术后第 3天至第 16天 ,对 2 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能力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标准预防能力知识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调查表272份,收回250份,回收率91.9%;医务人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性疾病,以进行性的行为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除了表现为记忆与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耕地减少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耕地保护的成本效益不均衡,农民缺乏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应该依据机会成本损失给予农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对外宣传交流变得必不可少,外宣翻译也顺式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外宣翻译过程中需要结合文化的输
中国新闻出版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活动,通过本土化、企业化、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机制,主动"走出去""走进去",在相关国家建立本土化分支机构,开展出版、发行和文化交流等活
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无臭,味微涩。辛,平。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用。常用于治
RMI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被称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是数学中应用广泛的方法原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其思想与含义,并通过该原理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从而可提高我们抽象分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