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了解青海省藏羊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并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笔者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对民和县、化隆县、互助县、刚察县、乌兰县、共和县26个行政村84群藏羊进行了肝片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和驱虫试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藏羊肝片吸虫病发病率约为40.48%。通过直肠采集新鲜粪便,尼龙筛淘洗法检查,结果显示感染率为32.22%;多在纳滩放牧的感染率最高,为54.70%;1~2岁龄羊群数量最多且感染率较高,为38.26%。在用当地常用的硝氯酚(Niclofolan)、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三氯苯达唑(Triclabendazole)和伊维菌素(Ivermectin)在互助县和乌兰县进行了几种抗肝片吸虫药物的驱虫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三氯苯达唑悬液给药15天后虫卵减少率和转阴率均可达100%,并且在预防试验中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采集的虫体进行肉眼形态观察分为肩部明显和肩部不明显两类。对肩部特征不明显虫体进行了肠管染色、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对体长、体宽测量结果分别为1.8~3.4cm和0.7~1.2cm,比值为2.38~3/1,初步鉴定为肝片吸虫。青海省肝片吸虫病感染和发病率较高同饲养方式、放牧环境和羊只年龄有关,建议在当地使用三氯苯达唑悬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