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矢量光束的调控及其应用技术基础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xrong1973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的基本性质中,频率、振幅、相位早已被深入研究并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光的偏振性和对偏振态的调控成为了研究热点。对光场偏振态的调制,即刻意调制的非均匀偏振分布的矢量光束在光学系统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相关领域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如径向偏振光紧聚焦后会出现强的纵向场,使其在光镊、光学存储、激光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径向偏振光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能量增强和局域的特点,使其在光学传感、拉曼增强、高分辨显微成像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矢量光束的研究才刚起步,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本论文对矢量光束的生成和调控,及其在聚焦场整形和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s Polaritons,SPPs)调控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偏振可调矢量光束的生成。根据柱矢量光可由拓扑荷相反的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叠加而成的原理,我们用4-f干涉系统实现了偏振可调矢量光束的生成。由于引入特殊设计的相位型叉形光栅和Dammann光栅,与用空间光调制器或振幅光栅分束的干涉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且成本较低。通过在4-f系统的一路光中加入不同的相位片,可灵活产生柱矢量光和偏振混合矢量光;改变叉形光栅的拓扑荷,还可产生高阶矢量光,即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偏振的调控,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  2.基于Richads-Wolf矢量衍射理论,分析了新型矢量光束,即偏振混合矢量光束和高阶矢量光束紧聚焦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两种在聚焦场得到无衍射光的方法。第一种是径向偏振光经欧拉振幅调制得到无衍射光。分析表明,若考虑欧拉振幅透过率函数的权重因子,焦平面附近11λ范围内的能量分布更均匀,焦斑的能量半高全宽减小到0.535λ,纵向分量所占比例达到71%。为了得到纵向分量占主要比例的亚波长无衍射光,我们提出了同时调制入射光偏振和振幅的新方法。用该方法得到的焦斑能量半高全宽为0.417λ,无衍射长度是径向偏振光的9.3倍,纵向分量所占的比例高达84%。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可满足不同的需要。  3.通过对矢量光的偏振和相位进行调制,实现了SPPs光场的全光调控。根据聚焦结构激发SPPs与入射光偏振的关系,通过改变入射光中TE和TM偏振在光束横截面所占的比例及位置,SPPs焦斑会被拉伸或出现多个SPPs焦斑;同时,我们对这种偏振调制SPPs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对矢量光束进行螺旋相位调制,实现了SPPs焦斑位置的移动,随着螺旋相位拓扑荷的增加SPPs焦斑移动的范围在增大。这种全光调控SPPs的方法仅需调制入射光的偏振和相位分布就可在金属薄膜表面实现SPPs光场的调控,具有易于实现和灵活调控的优点,在相位型差分干涉传感和纳米光子器件集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高速公路作为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安全的改善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研究已有很多,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已经考虑了道路设施这一影响因素,但不同道路
目的:分析胃癌病患围手术期护理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选择罹患胃癌的病例64例,来源是我院,执行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照组32例展开常规
供电所可以对用电客户实行磁卡表管理,这样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财务的管理.可以将客户磁表卡的购电记录输入计算机,用计算机来进行每天的汇总以及打印列表,再由购电人员对
目的:研究综合重症护理用于急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08例急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重症护理,对比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要求,都较以往发生了很多改变.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双翼,如何在小学习作教学
期刊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带动了DNA分子技术的发展,目前,DNA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将DNA技术应用在农业上,可以达到改善农作物品质、保护种质资源、提高育种效率、提高农
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图像采集环境及采集设备的影响,成像系统往往得不到高分辨率的图像,超分辨重构方法(SR)可以在不改变采集环境和采集设备的前提下,对单帧或者多帧低分辨率图
目的: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完全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复发发生率,并根据术后是否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是集安全、准点、节能和停靠准确等多个目标要求为一体的复杂的控制问题,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不同的运行策略在运行时间和能耗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通过研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