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明显加强的区域化特性凸显了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拥有较好物流发展优势的城市或地区而言,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促进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在2002年苏州就提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借助政策支持及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苏州在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上取得的较大成绩。然而,在目前宏观经济步入低速增长,“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效益在苏州叠加,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上海自贸区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交织,促使区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苏州物流业发展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全新背景下,苏州如何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在相关研究理论比较欠缺的情况下,尝试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建设经验,进而创新性提出了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即优越的区位条件、充足的需求条件、坚实的物流基础、健康的发展环境。然后,依据该框架对苏州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条件进行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苏州在长三角地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苏州具备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最后,依据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框架体系,针对苏州在建设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对策略,即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充分释放物流需求、夯实物流发展基础、优化建设发展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就15 MW发电机组透平大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处理措施,为机组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积累了经验。
由于海岛自身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生态安全存在隐患,脆弱且不可逆。以福州琅岐岛为例,综合应用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DPSIR模型构建由41个指标组成的琅岐岛生
本文基于信任理论,以在全球最大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平台上的1166个农产品众筹项目为样本,在深入分析影响投资者信任感知的发起人特征的基础上,从信任
<正>研究目的:通过功率自行车运动和垂直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探究Halo Sport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耳机对短时间高强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