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看法、观点和认识。它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特性、功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认识,其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本文研究的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特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性、功能的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一直都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观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看法、观点和认识。它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特性、功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认识,其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本文研究的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特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特性、功能的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一直都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仍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因此,对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势在必行。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来源这两个部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参加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学习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三个阶段。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及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是关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列主义是老祖宗不能丢、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信世界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三是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观点、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意义。历史意义:带领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推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代意义: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指导人们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继而顺利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政务时代的到来,政府与网民也慢慢地偏向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指尖”上交流,网络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国家治理空间,而且也改变了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方式,但这也为政府在回应公民诉求以及治理公共事务上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方便快捷的网络化渠道不仅大大提高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便捷性,而且为政府及时准确回应公民诉求提供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受到政府自身相关因素的限制,使政府与网民互动也面临诸
动态系统理论近年来开始成为应用语言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最突出的观点是整体论和非线性思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本文主要从动态系统理论的整体论和非线性思想出发,重点结合复杂度(C)、准确度(A)、流利度(F)三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在目的语环境下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发展情况。通过对辽宁大学两位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为期九个月的追踪调查,对自然的汉语口语进行录音并且转写成文字,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2007年,她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天黑前的夏天》也是莱辛极具研究意义的作品,被纽约时报称为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45岁的女主人公凯特通过现实之旅和梦境之旅,在夏天结束前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她也对自我、婚姻、责任等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的《天黑前的夏天
近年来,社会转型加快、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加速等因素促使农村空心村、老人村日渐增多。“留守家中年复年,孤身寂寞可堪怜。皆言养子为防老,谁晓临终儿未还。”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加剧养老问题的解决,庞大的人口流动规模造成了“农村先老”的格局。尤其在我国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大省中,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形成了“流动多—老化快—养老难—发展慢”的恶性循环,农村老人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研究农村幸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与此同时,人们面对着更多的压力,心理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而我国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了解甚少。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西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变得日益密切,西方国家一些优秀的有关健康类书籍涌入了中国图书市场。在此背景下,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的桥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言特点上存
就目前来看,“农转居”社区治理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颇多,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特殊社区的治理依然面临着尖锐的问题。倘若由制度、体制和结构出发,这些矛盾的形成大多可以找到相关的因素,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农转居”社区治理中最基本的主体,农转居居民的态度无疑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而政治效能感就是居民政治态度的一种。本文将政治效能感和社区参与结合在一起,旨在探索居民政治效能感对社区治
行政协议进入受案范围是在2015年《行政诉讼法》重新修订之后。此后,与行政协议相关案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尤其在是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出台和实施后,行政协议更是成为了学界的热点话题。行政协议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大背景下,对行政协议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在理论上,行政性与
本文主要研究驻沈欧洲籍员工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以沈阳某汉语培训机构的学员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他们的跨文化冲突现象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实际工作、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教学设置及建议。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基础,并对已有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到,目前研究欧洲籍员工遇到的跨文化冲突现象的较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工作中一直密切关注教育问题,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考察教育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有很多非常深刻的关于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教育意蕴,实现了教育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因此,此时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沂蒙地区不仅是沂蒙文化的源头,也是备受瞩目的红色革命圣地,还是沂蒙文学的发源地。作家们大都在这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或在成长过程中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故而深含红色基因,在他们笔下的这片富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红色沃土上有着众多可爱可敬的生命个体和值得缅怀纪念的伟大事变,而且作为实体空间存在的沂蒙山区也早已升华为作家们的精神家园。本文便选取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以沂蒙地区为出生成长地或在沂蒙有过一定战斗生活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