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互连结构的电热特性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工业的指数级发展,集成电路正快速向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的方向发展,在芯片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需要更加快速且密集的互连来实现。互连线是集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集成密度的增加,互连线的电阻会随着截面尺寸变小而增大,而且互连线的线间距的缩小,也会直接导致电容的增加,除了引入信号时延、线间串扰等问题,互连电阻的增大还会使系统的热稳定性降低,因此碳纳米材料因为其优异的电热特性,正逐渐成为互连结构应用中的热点。本文首先根据碳纳米材料的物理结构和能带结构,分别对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建立了电学模型,并对其他温度相关的参数,比如热导率,比热容进行了计算提取。基于提取的特性参数,建立了单壁碳纳米管互连线的一维模型,分析了其瞬态热传导问题,并对单壁碳纳米管束局部互连线进行了建模仿真。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建模分析了其独特的负电阻温度系数,并分别建立了互连线的一维和二维模型,分析讨论了稳态下的电热问题,其中考虑了碳纳米材料参数的各向异性特征。对于石墨烯互连线,根据朗道公式和玻尔兹曼输运模型分别提取了其电学参数,对多层石墨烯局部互连线进行了电热耦合分析,并比较了掺杂多层石墨烯和中性石墨烯的性能差异。基于玻尔兹曼方程,分析了多层石墨烯的奇异趋肤效应,并和正常趋肤效应进行了比较。最后建立了三维异质互连结构,包括水平互连线和垂直硅通孔,并在此模型上比较分析了碳纳米互连和传统铜互连之间的电热性能优劣。本论文的建模研究和电热特性分析对碳纳米互连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工艺节点的推进,芯片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研发人员对“应用定义芯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可重构芯片可以兼顾计算效率和软件可编程性,通过打通“应用定义软件”和“软件定义芯片”,实现了这一需求。可重构芯片的编译器后端负责将待加速的应用自动化地映射到多个可重构处理单元上,是可重构芯片高效运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处理单元变多是可重构架构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但同时也给编译器后端设计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大数据应用不断涌现,导致芯片间通信带宽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传统的多芯片系统普遍采用并行电互连的方式,但面对通信带宽的快速增长,这种互连方式存在多方面不足:首先,并行互连需要消耗大量的输入输出(Input and Output,IO)端口和引脚,在复杂系统的需求下甚至可能超出芯片的IO管脚总数;其次,多路并行走线在高带宽传输时容易产生线间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限制了传输
可重构计算技术具有微处理器高灵活性和ASIC高性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但可重构计算的这种可配置特性对其功能验证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面向粗粒度可重构电路,研究其验证技术。课题首先完成粗粒度可重构单元和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的电路设计,针对可重构计算复杂的电路结构,基于UVM验证方法学搭建了验证平台,提出适合可重构电路验证的验证计划和方法。其次,针对可重构电路配置种类多,覆盖率收敛缓慢,验证效
随机计算通过将传统的二进制信号转换成随机序列,能运用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在概率域上实现复杂运算,从而可以降低大数据时代芯片极高的计算复杂度。然而随机计算的精度较低,如果要将其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需要设计高精度随机计算单元。由于随机计算乘法器的精度受输入序列的相关性影响较大,本论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重匹配的非相关性随机计算乘法器,能在仅知道一个输入序列的分布时获得最佳精度。此外,考虑到二进制数和随
人体器官芯片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由于其有望在未来取代动物实验并彻底改变新药研发流程,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多制药公司和科学家的青睐。该技术通过在芯片上精确调控细胞所处的微生理环境,如流体剪切力,细胞间隙流及生长因子浓度梯度等,构建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或组织主要微生理功能和三维微结构的模型。其中,通过精确调控水凝胶在空间的分布,最终实现细胞的图案化是器官芯片设计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组织腔室两边分别设计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芯片的微流控制备微颗粒方法,通过快速、方便地加载-滑动-固化操作,即可生成高度定制的微颗粒,并不需要泵、阀门或者其他流体控制仪器。该方法基于两个微流控芯片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微流控芯片接触面上微腔室的几何形状可以精确控制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甚至是双层的三维结构。该法的芯片制备采用了常见的掩模光刻和湿法刻蚀技术。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用光敏树脂通过光聚合反应制备了不同尺寸
本文基于跨文化视角研究北海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景点及民俗风情的英汉翻译现状,提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北海民俗旅游翻译策略:民俗旅游景点采用"音译法+直译法",民俗服饰采用"音译+直译+注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旅游地特色小吃采用意译法,民俗风情采用意译加简介的翻译方法。
受激布里渊散射技术(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光学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微波光子信号的产生、处理和存储领域。随着制造工艺和材料技术的进步,片上微波光子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进展,而基于传统离散平台的布里渊模拟信号处理系统也面临着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基于SBS的片上模拟信号处理系统至少由三部分组成:小型化电光调制模块、SBS作用
光电探测器是重要的光电器件,其中基于侧向光伏效应的光电位置灵敏探测器在光电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以往的研究基础,光吸收性能对侧向光伏探测材料的核心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金纳米棒(Au NRs)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因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可调控的波长吸收范围、成熟的合成手段能够作为提高光吸收的有效策略。本文基于Au NRs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创造性地开展了关于金纳米棒/硅(Au NRs/Si)和氧化物
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几十年中,芯片的测试成本一直占据芯片总成本中的很大比例。芯片测试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如何有效地减少测试时间,也是芯片测试中的重要课题。芯片时间参数测试是芯片量产测试中一种耗时较多的测试项目。各厂商测试工程师常使用的Characterization范畴的测量方式,存在测试步骤多、耗时长、低并行度等缺点,从而增加了测试成本。目前,芯片时间参数测试还没有一种特别快速有效的测量方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