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SX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和发展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应破除传统教学观念,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树立文化自信理念,培养学生民族定力和民族精神。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是对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现状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本研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融入何以必要”、“融入内容何以选择”、“融入之现状”、“融入之实现”路径进行。本篇论文导论部分对“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语言和文化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出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融入”三个关键词进行概念界定。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对于分析“融入何以必要”的问题,研究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等角度探索其必要性。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相通性以及良好的政策支撑论证了融入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围绕“融入何以内容”,解决“融入什么”的问题:归纳梳理“PEP人教版”教材和“译林版”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整合进行阐述。通过与一线英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融入之现状”,从文化意识、文化选取、文化交流、文化表达和文化融入途径五个角度进行论证。从而了解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的理解浮于表层,注重文化知识性内容,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和精神世界塑造等方面价值。围绕“融入何以实现”,提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六大要素的具体策略并结合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展示出各个基本要素的设计过程及方法。研究围绕“为什么融入”、“融入什么”、“融入现状”、“怎么融入”的分析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作为核心内容。本研究希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帮助一线英语教师更好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影响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发展。0~6岁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本课题聚焦彝族地区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经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城市和农村241个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建议:转变彝族地区家庭早期阅读教育观念;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多途径支持儿童阅读环境和资源的提升;彝族地区图书馆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组建专家团队,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提供专业指导。
提出文创产品设计应具有独特性的观点,分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挖掘扬州运河文化中的独特性元素,提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思路及创作作品。
基于大数据挖掘视角的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未来旅游流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基于Python软件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线路及相关数据,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及GIS分析方法,揭示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结论主要有:(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显著的层级性特征,形成了以南京、苏州、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形核心区。(2)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的位序-规模特征明显,并且网络结构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的阶段,此阶段对学生后续语文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质量有深远的影响。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使学生愿意表达自己,并且能利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词汇量相对不够丰富,并且受性格等因素影响,在部分情况下很难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更准确、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一、
期刊
该文分析三星堆青铜器纹样、造型、色彩、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文化语意,进而结合实例,总结其在文创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方法,以期提升大众对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关注度,同时指出现代社会中运用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向。
20世纪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劳动问题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世纪初以来,数字劳动问题的研究演进经历了萌芽、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数字劳动问题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浅层到深层逐渐成熟。如今,围绕着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动的内在关系,数字劳动的理论、表现形式、价值效益等问题日益成为热点主题。未来,须着力打造学术共同体,加强各学科领域间的跨界交融,深化数字劳动问题的现实考察,促进研究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通过诗、画、音、舞、剧、曲等艺术形式的融合和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挖掘中华千年历史文脉和艺术长河中的美学价值。本文从核心立意、节目模式、选题内容、创新呈现等维度详细阐述《诗画中国》的策划思路与创作经验,为当下电视文艺创作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提供借鉴。
<正>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作为产业升级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石,主要体现为供应安全保障、灵活低成本交付和价值赋能。借鉴发达国家和优秀企业先进经验及案例,借助“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创新”的价值层次模型,融合垂直产业链和水平产业链,以产业链的跨国经营为主线,营造我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性、竞争力和价值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