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女性文学一直在主流文学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夹缝中艰难前行。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藏族女作家登上文坛,力图通过小说创作,摆脱民族女性文学双重边缘的尴尬地位。以央珍、梅卓、格央、白玛娜珍、尼玛潘多等为代表的藏族女作家,开启了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的双重视角,使她们的小说既浸润了鲜明的藏文化色彩,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一方面,在民族传统与现代文明发生激烈碰撞的当下,她们执着于对藏民族历史的书写。“边缘性”的尴尬位置,促使她们将目光投向民族历史中的“边缘地带”。在反思民族痼疾的同时,试图挖掘出潜藏的民族精神,帮助民族同胞重建失落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她们深切关注千百年来生活在藏区的女性同胞,以质朴的言说方式,向大众呈现她们最真实的生命历程。由此,藏族女作家的创作对当代以主体民族和男权话语为中心的文学格局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指明论文的研究对象是19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藏族女作家的汉语小说,在综述与论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括了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与类型;第一章“雪域高原上的‘女神’时代”,讨论了何为藏族文学的“女神”时代及“女神”时代的意义,并阐释了民族文化与女性意识对藏族女作家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藏文化浸染下的女性心灵牧场”,以爱情抒写、现实困境、文化桎梏为切入点,分析在藏文化的浸润下,藏族女作家女性叙事文本的特点与价值;第三章“女性生命底色之上的民族历史”,论述了藏族女作家建构民族历史的独特方式,与主流文学及男性作家不同,生死情爱及女性成长成为她们架构历史的想象源。在她们的笔下,女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延续民族血脉的扛鼎;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与现代”认为,这些女作家真切感受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处在冲突漩涡中迷茫失落的当代藏区青年为对象,通过对他们精神困境的描写,表达了作家们对藏区现代化转型中已然显现并必将加剧的各类问题的忧虑与思考。
其他文献
明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体文学均取得新成就,除了出现“四大奇书”等文学经典外,“公安派”的“独抒性灵”对于“五四”新文学也有启发。因此明代文学一直是现代学术研
报纸
“靖康之变”(1126~1127年),是北方女真人继陷辽之后,南下攻击北宋京师,并导致北宋全面崩溃的历史大事件。在这个事件中,女真人掳走了徽、钦二帝及宗室、侍从。宋王朝建国以来
期刊
编码度本来是为证明语言相对论而概括不同语言间词汇差异的术语,文章把它发展成一种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它兼取结构主义语义学对义位宏观和微观结构分析之长及认知语
扬雄一生创作颇丰,除为后世熟知的《反骚》《甘泉》《河东》《羽猎》《长杨》《解嘲》《解难》诸文,及《太玄》《法言》《方言》外,还有颂、诔、箴各体韵文数篇。因历时久远,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世界上第四大最常见的肿瘤,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每年约有989600例新发病例和738000例死亡病例。超过70%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
目的:观察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与现代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探寻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方法:90例缺血性中风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针刺组和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动荡时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代,它全方面地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和法
周大新是新时期崛起的南阳籍作家,是“文学豫军”的代表性作家。自踏入文坛以来,为了人性的美好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文学创作。纵观他的全部文学作品,对人性的探寻是其不变的主题。
《列子》全书以丰富的寓言故事为主体,兼及精深透彻的议论说明性文字,人物描写也很成功,极具文学艺术价值。本文以《列子》的文学性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了《列子》中的人物、
美国“9·11”事件的爆发,标志着恐怖主义的袭击已全面升级,并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突出威胁。恐怖主义是国际政治格局急剧变化和社会各种矛盾凸显孕育的“怪胎”,但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