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效果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0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国民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社会老龄化愈加严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且死亡率已居于首位,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加剧了心血管疾病进展为心力衰竭,尤其是终末期心力衰竭逐渐年轻化,为医务人员带来巨大挑战,急需革新医疗技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现阶段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心室重建技术、免疫学治疗、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仍存在现实缺陷,大多数处于试验阶段,部分治疗方法仅短暂延长寿命,减缓心衰恶化的进程。对于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药物和机械辅助装置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病变损伤的心肌。心脏辅助装置可增强或替代部分心脏功能,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但同时存在心功能恶化的风险,该类患者最终需要接受心脏移植的治疗手段。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创新,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OHT)已成为治疗晚期心肌病或终末期心衰的首选方法,改良的双腔静脉吻合法为主流手术方式,提供良好的生存率和预后。供体的供不应求严重限制了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HT)事业的发展,等待供体心脏的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医务人员不断探索的科学问题,涉及包括器官移植合理分配、供体获取与保护策略精细化、手术步骤和技巧的改良、优化围术期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已接受OHT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同种异体OHT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疗效,分析相关的临床指标,分别探讨受者术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OHT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供受者体质量匹配对OHT患者预后的影响。关注影响同种异体OHT预后的重要因素,依据临床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总结经验以供临床参考。方法1.对象: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于心血管外科接受OHT的14例受者和供者。2.分组:根据已接受同种异体OHT的14例患者及供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认定为独立样本。依据受者术前BMI值的中位数将其分为高BMI组(7例)和低BMI组(7例);依据供、受者体质量匹配情况分为A组和B组(A组:供者体质量小于受者,共5例;B组:供者体质量大于受者,共9例)。3.方法:分析14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及供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评估与维持治疗、供心获取与保护、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要点,探讨受者术前BMI值对OHT预后的影响,探讨供、受者体质量匹配因素对受者OHT预后的影响。结果1.已接受同种异体OTH的14例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1例术中予以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维持循环,术后 23 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临时起搏器等辅助治疗,术后28天死于多器官衰竭;另1例术中予以ECMO维持循环下脱机,术后早期肺不张、肺部感染,第6天死于感染性休克。术后随访时间2~39(15.85±3.23)个月,定期门诊或住院复查,2例出现排斥反应;余受者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恢复良好、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肝肾功能、胸部CT、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心肌酶学、病原学、淋巴细胞等监测基本正常,各指标在合理范围,饮食指导下体质量无明显增长,药物依从性良好,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及时动态调整后维持在目标范围。2.观察性研究结果:受者高BMI组与低BMI组在OHT术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停滞时间(P=0.006)、气管插管时间(P=0.015)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BMI组比低BMI组的SICU停滞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延长。A组(供者体质量低于受者体质量)与B组(供者体质量高于受者体质量)相比,受者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心脏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围手术期管理的优化,不断探索创新、积累经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通过观察性研究分析,供、受者体质量比值>80%的纳入标准下,受者术前BMI值的高低在OHT术后SICU停滞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低BMI值受者相比高BMI值受者在OHT术后尽早拔出气管插管、尽早搬出SICU方面更具有优势,超重患者术前适当减轻体重可促进预后;在纳入标准的条件下,供者体质量低于受者体质量组与供者体质量高于受者体质量组在受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观察性研究结果仍需扩大样本量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牙酸蚀症是在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病理性丧失的一种疾病,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内源性酸、外源性酸、周围环境和行为习惯等。碳酸饮料是牙酸蚀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碳酸饮料的消费率逐年增加,使得牙酸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牙酸蚀症已经成为影响口腔健康的新问题。在牙酸蚀症早期阶段,常不易被患者察觉,但当病人因美观或疼痛等问题而就诊时,牙齿已
学位
目的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SPS)又称Eagle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常易误诊,所以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提高Eagle综合征的首诊正确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对Eagle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茎突截短手术的
学位
目的 探讨对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宫腔灌注不同物质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并行宫腔灌注的120例RI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宫腔灌注药物不同分为3组:宫腔灌注HCG的HCG组(44例),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G-CSF组(4
期刊
背景:Kisspeptin是KISS-1基因编码的多肽类激素,2001年由Kotani等在研究肿瘤细胞转移机制的过程中首次发现,也被称为转移抑制素。作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 RH)的上游调节因子,其与G蛋白偶联受体-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4,GPR-54)结合,进而在调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学位
背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较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约为1%-2%,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月经稀发)、促性腺激素水平(Gonadotrophin,Gn)升高和雌激素(Ertradiol,E2)水平波动性下降,POI患者在40岁以前发病。有学者认为,POI的发生发展在临床上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匿期、生化异常
学位
目的总结幕上儿童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pHGG)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幕上pHGG患儿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0例幕上pHGG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影响幕上pHGG患儿预后的因素。借助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侵犯室管膜下区(SVZ)的幕上pHGG与未侵犯SVZ的肿瘤在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
学位
目的 分析舒缓护理干预对终末期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终末期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60,常规护理+舒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白细胞
期刊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下亚实性结节的CT征象对肺腺癌的组织学侵袭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7年11月至2021年3月影像学表现为亚实性结节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4例患者的CT资料,共有447个亚实性结节,包括纯磨玻璃结节(pGGNs)和混杂磨玻璃结节(mGGNs)。根据病理亚型的结果将入组的亚实性结节分为IAC组(n=287)和Tis-T1mi组(n=16
学位
目的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毗邻重要的脑结构,如视交叉、下丘脑、海绵窦内血管神经等,稍加损伤就会产生严重术后并发症,以及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尤其对儿童患者,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颅咽管瘤虽然在组织形态学上属于良性肿瘤,但术后复发极为常见。复发后的管理更为棘手,通常伴随严重的内分泌障碍。初次手术难免会损伤一些重要解剖结构,导致二次手术时常难以分辨正常解剖结构,甚至造成更大的损伤,手术效果更差
学位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复杂程度日益加深,对配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5G通信的分布式配电网故障隔离方案,利用5G通信的差动保护进行电流采样,再根据牛顿插值法提取同步数据,最后提取出同步数据中的线路差动电流,操作断路器动作,将故障线路隔离掉。经过试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故障隔离方案能够将故障线路进行快速隔离,降低故障平均停电时间,提高配电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