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视域下的东亚水意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渐发达的物质文明和不断升级的生态危机是一个物体的两面,它带来了人们对西方文化、西方分析思维的反思以及东方"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水涨船高。"天人合一"自然观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同时它作为一种自然智慧,又是处于同一汉字文化圈的人们,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下的生存体验历史。西方危机带来的人与自然的思考,是人与生存环境、人与文化传统的思考,它应该是直接的、具象的、多元化的。因此本文通过水这一与人们的生存、生活、审美实践密切相关的自然元素,从比较文化视角对东亚中日韩水意象进行比较,以求能够重塑东亚"天人合一"自然观的传统生命意识。就东亚内部的文化比较而言差异性重于共性,差异性其根源是文化的内在自生性。然而由于东西比较范式的影响,"东亚"很容易被简单划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范畴,从而忽略了日韩文化的内在特质。基于这一点,本文提出以差异性为基础探讨东亚自然观的文化传统,并试图构建新的东亚水原型意象比较模式。为此,首先从三国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原始宗教信仰出发,考察了中日韩"天人合一"自然观,发现了其不同特点。即中国强调主客体统一的天人合一自然观,注重向天的自然媒介作用;日本从万物源于"心"的宇宙观出发,强调神人"和"与本性;韩国的"天人相舆"自然观则注重人的主体实践对自然(天)产生的积极作用。其次,追溯到中日韩文化中的水思想源头,论述了中日韩水思想与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以此构筑了中日韩水意象比较的内在理论体系。在东亚水原型意象比较上,本文通过神话、民俗文化、文学等三种诠释方式,考察了水在中日韩各自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审美实践中的文化意象。从共性来看,东亚水原型意象都具有生命意义、女性意义、时空意义,而差异性在于各自水生命意义的不同内涵,以及由此产生的三个文化意象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水原型意象追求来自生命源头的永恒性;日本文化的水原型意象体现生命更新意识,通过灵魂的净化获取无限的能量;韩国水原型生命意义体现两性结合原理,强调生命形态的完整性,这是用人的生命形态观照自然的结果。这些差异性是东亚文化圈的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根本性思考的结果,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内化为一定文化群体的水精神。
其他文献
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是加工高硫、高残炭、高金属劣质原料的最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装置操作灵活、转化率高等特点。以减压渣油(VR)、催化裂化(FCC)油浆及减压蜡油(VGO)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财务管理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与反馈,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又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这一背
<正>由上海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王荣生教授和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于2007年8月出版发行。该套教材自问世以来,以其充分的学理依据、深度的
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类型划分及发展趋势的预测,提出了本区域内沙漠化土地整治策略,以便运用系统方法和科学措施进行预防和整治
教师有必要在设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将其转化为益于学生解读的学习目标,并在学生学习开始之前加以呈现,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这堂课学习内容的情况下,有目的地去学习。
为了探讨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与特点,采用UWES-S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对413名藏汉族大学生进行学习投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一般,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活
以北方某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作为主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例,对MBR工艺的全流程节能降耗进行探索。分别对初沉池的设置、智能精确曝气控制系统的应用、膜擦洗的方式
<正> 四十多年以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这个命题,一直被当作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意识一般属性的判断,为理论、宣传、教育等界广泛沿用,它几乎成了论证有关问题的独立不
昆明市新运粮河流域屋顶散排雨水直接排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河道污染和洪峰压力,针对此,采用渗滤沟工艺处理屋顶散排雨水,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对径流洪峰的调蓄作用
对采用不同工艺的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好氧聚磷及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以确定其反硝化除磷能力及差异性。3个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分别为内设厌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