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叔戊基醚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汽油标准的不断提高,甲基叔戊基醚作为优良的汽油调合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甲基叔戊基醚(TAME)在液相中以树脂为催化剂的合成反应动力学,为工业设计和生产提供动力学依据。 首先,在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多种工艺条件对异戊烯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动力学实验的工艺条件:压力0.6MPa、温度为60℃和70℃、醇烯摩尔比为1.0及空速大于1.5h-1。其次,由于反应溶液的强非理想性,用活度代替浓度建立动力学模型;使用了Wilson、Unifac以及修正的Unifac三种活度系数模型计算反应平衡常数,对比由热力学计算得到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Wilson活度系数模型最适合该反应体系。 根据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位上反应物的不同,采用ER和LH两种动力学模型;使用龙格-库塔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不同空时下的活度值,对比由Wilson活度系数模型计算得到的实验活度值,修正反应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得到一组误差最小的模型参数;最后,利用模型对不同初始浓度的反应过程进行了预测,比较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结果表明当醇烯摩尔比大于1时,两个模型的预测效果均较好;当醇烯摩尔比较低时,预测结果较差,需要进一步修正模型和相关参数。以上结果可以为醚化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采用纳米组装法、两步晶化原位合成法以及液相移植法制备了含钛介孔分子筛,采用XRD、TEM、低温N2吸附/脱附、FT-IR和UV-Vis等方法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所
目的探讨去黄樟醚细辛挥发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治疗作用,研究口服诱导免疫耐受过程中淋巴器官IL-1、IL-2、TNF-α水平的变化及大鼠骨关节的病理改变。为开发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观察细辛挥发油对大鼠AA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PV)二步法测定对给药和未给药的AA大鼠的淋巴器官中IL-1、I
本文对己酸新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文章采用二步法制备已酸,以2-辛醇为反应原料,2-辛醇气相脱水得到2-辛烯,再氧化2-辛烯为已酸的合成工艺路线;研究了负载型脱水催化剂对2-辛醇
本文基于壳聚糖(CS),通过界面聚合法(IP)制备复合纳滤(NF)膜,采取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水动态接触角测量、长期运行实验等手段对NF膜进行
磷矿是生产湿法磷酸和磷肥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的磷矿资源逐渐趋于贫化且杂质含量较高,造成后续磷酸生产加工过程困难以及磷肥的品质降低。铁、镁、铝等主要杂质在磷矿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