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不同种源香椿(Toona sinensis)的种子品质特性、芽菜感官品质、芽菜营养动态变化规律及芽苗菜生产和营养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各个种源进行综合评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参试11个种源香椿的种子品质存在着显著(P<0.01)差异:种子千粒重表现出西—东、南—北方向渐小的变异,种子长和宽主要表现出南北部差异;各种源香椿种子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分别达到了0.05、0.05、0.01和0.01的显著水平。2、10个种源香椿芽菜四次采收时期内感官品质评价得分为80-92分之间,其中贵州黔西南州种源得分最高(92分),且种源间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10个种源4次不同的采收时期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别为升—升—升—降;升—升—降—升,而维生素C含量则没有显著变化,集中在91.53 mg/100g左右。3、11个种源香椿种子生产出的芽苗菜的长度在7.3 cm~13.4 cm之间,单棵鲜重在2.4g-3.7 g之间,每1g种子可生产芽苗菜5.7 g-9.2 g;种源间芽苗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9 mg/g,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为0.83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平均为2.7 mg/g。4、对于11个不同种源香椿的种子和芽苗菜,通过赋值权重法综合评定的最佳种源为山东泰安,该种源表现最优。5、对于10个不同种源香椿芽菜营养物质含量,通过TOPSIS距离综合评价法表明山东济源和湖南洞口种源明显优于其它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