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基碳化胶凝材料和碳化人造骨料的性能优化及其原理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是钢铁工业的副产物之一,富含钙硅铁镁等元素,矿物成分复杂。未经处理的钢渣由于水化活性低以及存在体积安定性问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巨大限制。近些年来的研究证明加速碳化能够高效地激发钢渣活性,钢渣中含有的大量钙镁矿物相可以迅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胶结能力的反应产物,为制备以钢渣为基础的建筑材料提供了思路。本文围绕钢渣的碳化开展了两部分试验内容。第一部分以磨细转炉钢渣粉为原材料制备干硬性压力成型试块,运用响应面模型分析试块制备过程中的成型压力、水固比以及碳化时间对试块二氧化碳吸收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明确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同时,应用反应动力学中的收缩核模型对钢渣试块碳化反应的有效速率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探究钢渣中矿物相随碳化的演变规律,明确各矿物相的相对活性以及最大的碳化程度;第二部分运用造粒成型技术制备钢渣基人造骨料,探究在不同阶段引入加速碳化对骨料性能的影响并揭示其原理。
  试验结果表明:
  (1)成型压力、水固比以及碳化时间对钢渣试块性能的影响可以使用简化的三次多项式模型进行回归拟合。三个参数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即当水固比在较低水平时(0.1),成型压力有利于强度增长,对二氧化碳吸收率影响不大;当水固比为0.18时,成型压力对抗压强度和二氧化碳吸收率呈现反向作用。由收缩核模型结果可知,不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有效扩散速度的差异可能高达30倍。最佳的成型压力和水固比组合是5MPa-0.13以及15MPa-0.12,碳化10h后分别对应其最佳响应为9.56%的二氧化碳吸收率以及约44MPa的抗压强度。同时,试验结果发现在水固比为0.10-0.14的范围,不需要对试块进行预处理。此外,钢渣中的不同矿物成分呈现不同的碳化活性。Portlandite、brucite以及larnite可以比较迅速地参与反应,hatrurite和brownmillerite也具备一定活性,但是需要更苛刻的碳化条件或者反应程度有限,而magnesioferrite和wuestite等金属矿物则偏惰性。
  (2)碳化养护和同步碳化都可以有效地促进钢渣反应,但是会对骨料的性能产生相反的影响。其中,碳化养护可以提高人造骨料约190%的强度,最高可达5.23MPa。碳化养护不会很明显地改变骨料外壳的孔隙率,但由于碳酸盐的生成,其显微硬度提高约40%,达到111.9MPa;内核则由于更充分的水化使得孔隙率下降约4%,结构更为密实,显微硬度值也因此提高至108.3MPa。除此之外,碳化养护几乎不对骨料的吸水率和堆积密度产生影响。作为对比,同步碳化不利于骨料的强度发展,它会使骨料内核成为主要的薄弱区域,出现高达48%的孔隙率,但同时同步碳化有利于降低约25%的堆积密度,对于轻骨料的工业生产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避免智能驾驶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与其他人工驾驶车辆发生碰撞,需要预测人工驾驶车辆未来一段时间的行驶轨迹,以便智能车辆做出合理的决策规划,提高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但目前预测车辆运动轨迹的方法大多停留在基于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的理论研究阶段,存在预测时长短、处理场景单一、实时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无法投入实用。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STM的车道序列预测算法并开发了一种实时动态车辆未来轨迹预测
在当今数字时代,海量流式数据正在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的自动生成。由于数据流具有无限长度及演化的特性,使得学习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处理,因此如何开发高效的数据流学习算法一直是机器学习面临的挑战。为此,大量概念漂移的数据流学习算法在过去十年中相继提出。然而现有数据流挖掘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数据的概念演化(即新类问题)。传统分类器往往聚焦固定的类别,而在实际场景中,新的类别可能会随时
学位
基因组重建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可促进基因组比较和分析的发展。祖先基因组的重建过程是对一组物种的系统发育研究,可获得关于祖先物种的信息,如基因含量,和这些基因在基因组中的顺序和方向,核苷酸序列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种的形成和进化的历史,以及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因此,研究重建祖先基因组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祖先基因组重建算法和获取备选祖先基因组算法。主要研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数据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数据进行交易有利于促进多源多维数据获取和融合流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交易方案,可以实现对交易过程的可追溯性以及交易数据的可靠性。联盟区块链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一类,因其对参与节点拥有准入机制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府等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进行数字交易活动更加的频繁,对数据交易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因此,针对联盟
学位
近年来,各种网络攻击事件不断发生,网络安全态势愈发紧张。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Phreat,APT)作为近些年新兴的网络攻击手段,因其针对性强,隐蔽性高,在目前的网络攻击中,占有着越来越高的比重。传统的网络威胁检测手段并不能有效的发现APT攻击,而针对APT攻击的沙箱检测技术和全流量回溯技术,由于反沙箱逃逸技术的出现以及全流量对于存储的极高要求,很难对APT攻击进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以其易于部署、移动灵活、视距连接等固有优势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无人机构成的移动边缘计算系统在网络边缘分担并完成计算任务也成为时下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无人机物理体积的限制,使得其计算能力和电池寿命受限,因此人们提出了利用多无人机协作进行移动卸载以减少计算任务的执行时延和无人机的能量消耗,这就需要考虑任务和无人机之间的任务分配问题。然而,目前针对多无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主要包括通过树脂材料合成作为基础原料,并通过挤压以及缠绕等方式与强度较高的纤维材料进行加工,采用模具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全新纤维材料。按照提升纤维材料的差异,普遍存在的类型包括玄武岩纤维(BFRP)、碳纤维(CFRP)、芳纶纤维(AFRP)以及玻璃纤维(GFRP)等,这里面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所具备的抗拉水平最为突出,同时在生产技术方面也同样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实际应
目前,泡沫混凝土(Foamconcrete,简称FC)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FC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材料,以其质轻、保温隔热、减震、抗火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市政工程、体育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但是,FC也存在许多不足,强度低、收缩率高是其主要缺点,因此提高FC强度、降低FC收缩率,对于拓展FC的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究高强FC的力学及收缩性能,用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
从德国引进的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并可以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因此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此类结构。但该结构在欧洲国家的使用中并不考虑抗震设防,而我国地震较为频繁,且地震范围广、强度大,绝大多数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抗震设计。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筑结构已基本满足抗震需求,震后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则成为了城市居民的新期望。因此可以从可恢复功能结构的角度
自复位剪力墙放松了基础与剪力墙之间的约束,能减轻地震作用减小墙体损伤,利用预应力筋提供恢复力,在卸载之后使结构变形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其残余变形较小且具有一定的自复位能力。本文基于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概念,结合“可更换”的思想,在自复位剪力墙墙角区域设置可更换耗能构件,将塑性变形集中在可更换构件上,震后对可更换构件进行更换,便于震后修复,从而可以快速恢复结构的功能。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可更换双钢板长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