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人类开始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危害性,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都做出了共同的努力,1992年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原则、明确了方向。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更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制定了履约机制,设定了具体的减排指标,实现了从软法框架下的减排体系向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机制转变,这无不体现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时至今日,《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二承诺期已经届满,气候谈判硕果累累,各缔约方制定、完善了本国的相关立法。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在对气候变化进行基础论述的同时,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进程和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立法进行了评析,为完善我国气候变化立法提供了借鉴。本文共计3.4万字。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对气候变化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及完善建议。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怎样在推动能源改革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课题。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阐述了中国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具有的功效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及完善下一轮制度变迁的对策。认为新一轮的监管制度应对监管
<正>在办公室工作中,写作能力是衡量秘书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写作能力并不等同于文字表达能力,它是一个人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设有文秘
研究了8种生物材料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的是猪肝研磨液,其次是鸡肝和鲫鱼肝。洋葱和菠菜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低。而马铃薯和酵母菌中过氧化氢酶
长期以来,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人们更多的关注英语的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探究英语教学的外在因素,如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或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英语教师的学历水
<正>近期,某家电企业展示了一种应用在家电产品上的机器学习技术。这个技术名叫"深度学习",可以让机器或设备在无需设定的情况下自动学习代码和命令。把这项技术引入到家电产
20世纪70年代东亚国家的新权威主义政体在政治集权、经济自由、开放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飞跃和社会发展。虽然新权威主义政体并不排斥民主和法治,且宪法均获得了名义
清朝于建国之初就在黑吉两省设置了驻防八旗,主要负责境内驻守、境外征调以及对黑吉两省的开发。有清一代,清政府为了捍卫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国内外的叛乱,黑吉两
参与分配制度是民事执行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这项制度是从民事程序法的角度,通过公力救济的方式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虽然参与分配制度在民事执行中占有重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可是我们也在这些“轰轰烈烈”的背后,发现了初中语文学科一直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呼唤课堂教学效益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
目的 研究马里苷介导AMPK信号通路,延缓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炎症损伤,抑制纤维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高糖软脂酸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体外DN模型,将细胞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