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以温促通效应与TRPV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艾灸是中医临床治疗与防病保健的常用方法,其临床疗效已被广泛的认可。灸法经现代研究证明可以调整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调节人体的循环、呼吸、消化及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的作用,尤其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及预防保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往的研究较多的关注艾灸对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艾灸治疗机制的研究尚不十分清楚。近来,研究者们更多的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艾灸自身的作用特性,在艾灸的生物物理特性方面获得了更多的认识。但是艾灸的刺激特点与治疗效应之间联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揭示艾灸起效相关机制的研究也不够明确。温热刺激是艾灸的刺激特点,通调血脉是艾灸重要的治疗效应,皮肤是艾灸直接的作用对象。新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皮肤上分布多种温度感受器,具有多种神经内分泌功能,皮肤的这些生物学功能,尤其是温度感受器TRP家族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亚型1(TRPV1)可能与艾灸以温促通效应的启动机制相关。TRPV1可被>43℃的热刺激所激活,这个温度的热刺激处于临床上艾条灸热刺激下施灸局部皮肤温度的范围之中。本研究尝试对艾灸温热刺激的效应与TRPV1的激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发现艾灸以温促通效应的可能启动机制。方法:整个研究由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组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1、对清代以前古籍记载的古代医家对艾灸温热刺激的作用特点、艾灸通调血脉的治疗效应以及皮、络、脉的认识进行全面的梳理;2、对现代艾灸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文献中,有关温热刺激的特点、通调气血的作用和施灸局部的反应等艾灸温通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3、将现代神经生物学近来研究的新认识对艾灸刺激特点与治疗效应间的的启示相联系,分析艾灸以温促通效应的可能机制。以实验研究为主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三方面的实验研究。1、采用成熟的电生理方法,通过多道生理信号采集仪监测数据,比较不同温度(38℃、46℃)的艾条灸热刺激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心功能、血流循环的影响;2、通过运用较为先进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不同温度(38℃、46℃)的艾条灸热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心得安体内代谢分布的影响,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3、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不同温度(38℃、46℃)的艾条灸热刺激对野生型正常小鼠与TRPV1-/小鼠神阙穴施灸局部皮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利用HE染色法观察艾灸温热刺激对神阙穴局部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艾灸温热刺激对神阙穴局部肥大细胞数目和形态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艾灸温热刺激对神阙穴局部CGRP、SP、VIP等神经肽表达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温热刺激、施灸局部变化以及TRPV1之间的关系,探讨艾灸以温促通效应的启动机制。结果:理论研究:1、古代医家对火、热作为艾灸的刺激特点,通调血脉是艾灸重要的治疗效应以及皮、络、脉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认识;2、现代研究者对艾灸刺激中的温度差异,艾灸治疗中行气活血的作用以及施灸局部效应与艾灸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现代神经生物学的新认识提供了从皮肤生物学功能研究艾灸以温促通效应启动机制的知识基础。实验研究:1、不同温度(38℃、46℃)的艾条灸热刺激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的HR、MAP、LVSP、+dp/dtmax、t-dp/dtmax均有改善作用;2、46℃艾条灸热刺激对心动过缓大鼠HR、MAP、LVSP、+dp/dtmax、t-dp-dtmax的影响较38℃艾条灸热刺激变化率差异统计学有极显著意义(P<0.01);3、不同温度(38℃、46℃)的艾条灸热刺激对小鼠心得安体内代谢分布均有影响;4、46℃艾条灸热刺激对小鼠心得安体内代谢的影响较38℃艾条灸热刺激加快;5、野生型小鼠与TRPV1-/-小鼠神阙穴局部皮肤形态结构存在差异;6、不同温度的艾条灸热刺激及药物刺激不同程度的改变了小鼠神阙穴局部皮肤的形态结构,46℃艾条灸热刺激对小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组织形态结构的改变最大7、不同温度的艾条灸热刺激及药物刺激不同程度的改变了小鼠神阙穴局部肥大细胞数目和形态,与其它各组干预比较,46℃艾条灸热刺激使小鼠施灸局部神阙穴肥大细胞数目大量增多,并发生明显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8、46。C艾条灸热刺激影响了小鼠施灸局部皮肤组织CGRP、SP、VIP等神经肽的表达。结论:理论研究:1、火、热,是艾灸的刺激特点,艾灸刺激中适宜的温度差异是艾灸以温促通作用的前提;2、行气活血、通调血脉,是艾灸重要的作用效应;3、施灸局部是艾灸直接的作用部位,皮、络的特点是艾灸作用起效的基础;4、施灸局部的效应与艾灸的作用机理相关;5、皮肤的生物学功能是艾灸以温促通效应启动机制的科学基础。实验研究:1、利用艾灸温热刺激的特点,46℃(可激活TRPV1)的温热刺激与38℃的温热刺激改善心功能的效应存在差异;2、通调血脉是艾灸以温促通的主要治疗效应,46℃(可激活TRPV1)与38℃这2种不同温度的艾灸热刺激产生通调血脉的效应存在差异;3、施灸局部是艾灸直接的作用部位,46℃(可激活TRPV1)与38℃这2种不同温度的艾灸热刺激对施灸局部产生的效应影响不同;4、不同温度的艾灸热刺激对局部产生的效应与整体功能的调节相联系;5、施灸局部皮肤的形态结构差异,肥大细胞数目、形态的变化,CGRP、SP、VIP等神经肽的生物学功能是艾灸以温促通效应启动机制的基础;6、艾灸以温促通效应与TRPV1相关,艾灸的起效可能通过激活TRPV1引发皮肤神经源性炎症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连续缝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40例脱垂性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
主题班会课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根据教育目标,针对班级学生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课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重要
“郎家园”枣产于北京市朝阳区一带,是由野生枣种选育而来。其果实大小整齐均匀,中等大,椭圆柱形,两侧对称,单果平均重7.36g,果实大小整齐均匀。其果皮极薄而脆,浓红色,色泽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pH值降低有利于NIS的光
概率近似正确(PAC)是研究"可学习"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研究人员融合贝叶斯方法与不依赖分布的PAC性能度量提出了所谓的PAC-Bayesian学习理论。该理论因其对于任意概念空间任
新课标改革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和结构都进行了相对的改进,转变了一些过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各种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攻击方式层出不穷,传统的安全技术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已经不能很好的保证网络的安全。防火墙技术是一种被动的静态
近几年对二氧化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涉及的领域很广,其中主要可以分为环境方面和能源方面。在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二氧化钛可以通过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有机污染物。二氧化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要求对分工职责进行明确,各部门间进行协调配合,以切实提升管理效率。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不但有利于施工管理目标的
随着公安部开始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推动“金盾工程”二期的全面建设。公安信息化建设迎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契机。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为导向,将构建公安“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