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致密透氧膜的氧渗透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同时具有氧离子和电子导电混合导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第二章介绍了CaFe<,0.2>Ti<,0.8>O<,3-δ>材料的制备、电学性能和氧渗透性能及机理。第三章介绍了La<,0.6>Sr<,0.4>Co<,0.8>Fe<,0.2>O<,3-δ>(LSCF6482)和La<,0.6>Sr<,0.4>Co<,0.2>Fe<,0.8>O<,3-δ>(LSCF6428)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学和氧渗透性能的表征。样品采用固相反应和凝胶浇注两种方面制备。第四章主要对Sr<,4>Fe<,6-x>Co<,x>O<,y>层状复合氧化物的相结构、电学性能、氧渗透和氧化学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该文利用单宁(WT)合成得到一种新型可降解抗菌单宁聚氨酯泡沫体(WT-PU),并分别对WT-PU的生物降解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室内土壤降解试验中,考察了WT-PU的质量、压缩强度、
钛酸盐系列粉体是一类重要的电子陶瓷材料,一般都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介电损耗,广泛地应用于制作陶瓷电容器、集成电路、电极催化材料及各种电子元器件.该课题选择利用水
该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和纳米氧化钛材料,用以制作生物传感器,寻找其最佳合成条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之固定酪氨酸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制备成传感
本文采用水热法设计制备钛酸钠纳米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DRS等仪器进行分析、表征材料的结构和特性。利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钛酸钠对水中Sr2+进行吸附,研究吸附动力
该研究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无机氧化物三元杂化材料,并使用KH-550作为偶联剂来提高有机相与无机相之间的亲和力.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所得到杂化材
在现今能源短缺的形势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无疑成为了最具潜力的新型的绿色能源。但其催化剂高昂的成本(尤其是阴极催化剂不仅造价昂贵还存在较多缺陷)严重的制约了直接甲醇燃料
该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环境污染物中铜、锌、铅、镉、铬的测定方法和分析现状.第二部分研究了流动注射-在线螯和树脂富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铜、锌、
多功能异质纳米复合材料在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不同领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在应用。镧系离子掺杂的发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