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洋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加强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资源与能源消费国,每年新增加的CO2排放量大概占全球增量的60%左右,相比较于世界其他国家,气候变化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层和学术界探讨的课题。海洋作为世界最大的资源汇集地,其本身一方面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加剧等;另一方面海洋也是抵御和应对气候变化诸多不利影响的重要屏障,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既可以获取大量的经济收益和回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而且科学有序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管理也能有效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沿海地区乃至更广阔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作为我国的半封闭型内海,渤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环渤海各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得渤海区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但与此同时,渤海区域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统筹协调机构、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海洋科技创新保障不足等,极大地制约了渤海海洋的气候变化应对能力,进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渤海各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环渤海各省市良好的经济、资金、科技、人才基础与保障,又进一步增强了渤海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性。本文以减少渤海区域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渤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促进渤海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对地方政府的要求为依据,从渤海海洋开发利用情况海洋环境污染情况、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灾害情况,以及环渤海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举措等基础研究入手,结合海洋开发、海洋管理、海洋环境、海洋经济和海洋科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找出渤海区域海洋开发与保护、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政策规划以及相对应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实践,形成基于气候变化新视角下,以渤海区域为主体,以渤海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环境有效保护为目标的规划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层面的渤海区域的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规划,省市层面规划体系构建方案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切实做到气候变化应对理念在海洋开发与保护工作中的体现,提升渤海区域气候变化应对能力,为国家中长期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渤海环境保护与治理等规划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在保证渤海海洋生态安全、环渤海省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渤海海洋功能价值和整体效益。与此同时,为保证渤海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有效落地,通过国家和省市两级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制度建设、资金经费支持、人才科技保障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的宣传教育等措施,既保障渤海区域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规划在4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海洋开发与保护规划中的体现,也保障渤海区域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规划目标的落实到位。综上所述,本研究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次基于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视角,探讨海洋领域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先前研究针对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多集中于海洋经济视角,而对海洋开发、沿海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及相关的规划研究较少,国家也未出台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规划,本文可以说填补了国内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规划的空白。第二,首次系统的对渤海区域加强海洋领域气候变化应对的方式、举措进行了探讨。海洋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具有特殊的作用与影响,国家气候变化应对总体工作虽然做出了“沿海地区在编制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的要求,但环渤海各省市政府在编制“十二五”期间的各种规划中,几乎未涉及海洋开发与保护领域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本文以渤海这一特殊海域以及渤海区域为研究对象,先行先试,对于我国海洋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管理等领域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国家战略,加强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三,在开展渤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举措等基础研究的过程中,对渤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摸底,找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渤海海洋开发与保护、渤海区域气候变化应对工作的现状及不足,为环渤海各省市政府及管理者开展海洋开发与保护、沿海经济区建设等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试验设在典型的黄土丘陵地果园,研究了管理水平较高和粗放管理两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苹果树矿质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渗灌较不灌溉可相对提高土壤含水量2
瑰香怡是由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用玫瑰香优良芽变系7601做母本、巨峰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欧美杂交种四倍体优质、高产、抗病鲜食葡萄新品种.有望成为取代巨峰的优良品种
济南泉域水质逐年变差,查明其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对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包含补给径流区的全区岩溶水系统分析尚未见报道.综合运用水化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等学校作为多数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其美育工作能否适应时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基本风貌。《中国教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的加快,与之相关的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分析高铁枢纽片区的客流构成,分别利用弹性系数法和四阶段法预测模型,构建客流规
水利工程的施工索赔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通过对工程索赔概念的阐述,提出要重视索赔管理及加强索赔的具体原则措施,同时介绍了索赔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使施工企业能够科
本地区丘陵山区的经济林园,特别是进入盛果期及老的红枣、核桃、仁用杏林园,80%的是坡耕地,90%的是"三跑"田,由于水土的严重流失和耕作与管理措施的不当,使株行距不分的"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