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华坝水源区LUCC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华坝水源区一直是滇池流域最主要的汇水区。流域内的松华坝大型水库是昆明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随着昆明市城市、人口、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供给不足、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科学地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对于昆明市的供水安全以及滇池的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滇池周边地区工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问题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松华坝水源区作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解译得到的两期(1992年、2001年)1∶10万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基于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建立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并分析了研究区域近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幅度及其驱动力。利用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库来驱动SWAT水文模型,模拟了松华坝水源区1992年~2001年期间逐年、逐月的地表径流;并以实测值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从而证明了SWAT模型适用于松华坝水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研究。基于率定好的模型,预测了在假定的四种土地覆被情景下,地表径流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探讨不同土地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机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该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这3类面积的总和达到了整个流域面积的86.40%以上。1992年~2001年期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以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为主。转化为林地的耕地、草地、未利用土地分别占1992年各自类型面积的27.42%(2791.08 hm~2)、36.59%(5633.01hm~2)、30.01%(601.29 hm~2)。而其余各类土地类型面积均呈减少状态。(2)对不同坡度等级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表明:各个坡度内的林地均有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6°以上的各坡度段,增长幅度较大。相反,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各坡度段内均呈大幅度减少状态。虽然退耕还林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6°以下的耕地面积仍有小幅度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人口规模扩大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导致。(3)应用SWAT模型对1992年~2001年,逐年、逐月地表径流进行模拟时,年际模拟结果最为理想。对于逐月模拟结果,丰水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枯水期差异较大。(4)针对四种土地覆被情景,运用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情景1(S1)导致径流深增加幅度最大,但是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在不同程度封山育林的情景S2、S3、S4中,S3更能增大地表径流量。(5)从长远利益来看,搬迁人口比居民转产,更有利于松华坝水源区内的水源保护。目前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对于保护水源区的水量、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考虑保护水源区水质和增加流域可用水量的有效供给时,应进行合理的植被建设规划;在不同坡度地段,合理地进行植被建设。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价格、促销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产品和服务通过什么渠道到达顾客手中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所以,渠道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差异化竞
本文在对湖南省新升格高职院校(200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大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称之为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深入了解与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研究了科学发展观、经典战略管理理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措施。而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股东持股比例和股
图像自动目标跟踪定位技术是世界各国精确视觉系统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是当前科技领域新兴的研究分支,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在某些场合,例如人无法参与或者工
本文初步研究了添加中草药对松乳菇菌丝生长及其多糖的影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多糖最小抑菌浓度;研究了利用活性炭脱色素,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脱蛋白的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沉
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且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面对这种环境的改变,大多企业已不再仅仅关注产品质量,还日益重视如何提升自己的营销能力。而营
区域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主体,以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标,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服务。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资源开发问题,尤其是在协调区域
<正>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具备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于文章的质量还起着决定作用。因
<正>自人类有文字可考以来,寻求"幸福社会"或"理想社会"便存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社会结构之中。近年来在我国,"幸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构建幸福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正> 当前,我国的环保投资多不多?环保投资增加会不会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国内外许多事实说明,经济与环境要协调发展,给环保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