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这样一个在中国经济中数量庞大的庞大经济实体,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却始终难以突破诸多瓶颈,融资困难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即选择了这一问题加以研究,以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供一些思路。本文采取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世界范围内对中小企业的判断标准分析入手,详介了各国中小企业的判断制度。对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两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了对比,总结出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优秀经验,作为后文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将目光投向国内,尝试用法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挖掘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障碍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解决方案。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在体系上共分六章。本文第一章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以及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之后对中小企业的企业组织模式进行了分类,论述了融资以及融资制度的相关问题。在本章的论述中,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到2003年之间对中小企业几次不同的判断标准,以此来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即立足我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寻求解决对策。本文第二章以比较法的视角对美国、日本两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了考察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发展中小企业比较成功的国家,尤其是日本,战后通过一系列的促进方案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迅速走出了战败阴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更值得我国借鉴。本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两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细分为法律保障体系、融资供给体系、融资支持体系、融资担保体系、融资指导服务体系五类并一一进行对比,从中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学习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后,本文第三章到第六章将目光转向国内。这部分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分类研究的方法,以我国中小企业现实中常用的几种融资方式为标准,分别从银行贷款融资、发行股票融资、发行债券融资、民间融资四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三章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认为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性质大多为私营经济,政策上没有优先权,自身管理制度上存在硬伤,这些都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受到一定的不公正待遇。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加强内部制度建设,采取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依法办事更为重要。本文第四章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本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刚刚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论述。将创业板上市规则和主板上市规则进行了对比,认为虽然创业板降低了入市门槛,但是由于缺乏更为详细的实施细则,实际效果如何仍不容乐观。解决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关键还是在于给予中小企业真正公平的市场参与机会,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上市规则。本文第五章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采用发行债券的方法融资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本章从我国发行债券的主体入手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对于债券发行的主体认识混乱,这种主体的不明确导致法律适用模糊不清,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另外由于我国目前设置的债券发行门槛过高,实际上剥夺了大部分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机会。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修改现行法律法规来解决,只有完善金融法制建设,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的法律规范,中小企业才有望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解决融资难题。本文第六章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通过民间资本进行融资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由于笔者来自浙江,那里的民间融资非常发达,因此,笔者在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我国目前常见的几种民间融资方式,即民间借贷、金融会、私人钱庄、典当行、企业集资。本章没有单纯的就理论问题进行分析,而是结合社会现实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这也使本章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目前对于民间融资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导致中小企业民间融资面临极高的法律和利率风险。但是一方面,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另一方面民间大量的限制资本需要项目投资,市场的需要必然催生民间融资在“地下”蓬勃发展。本文认为,与其对于民间资本围追堵截,不如尊重市场规律,改堵为疏,给予民间融资合法地位,加强监管,以减少民间融资的风险,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