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CVD法制备3C-SiC薄膜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qwertyui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C-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由于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高、机械性能好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温、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及新能源材料领域。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最终导致其多样化应用。本论文采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技术对Si基板上生长3C-SiC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设计调控,系统地研究沉积工艺参数对3C-SiC薄膜的微观结构(如结晶性、形貌、组分、取向和缺陷等)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3C-SiC薄膜的结晶行为制备了3C-SiC纳米多晶薄膜和外延单晶薄膜,并分别对其电化学性质和电学性质进行研究。H2气氛中通过调节前驱体流量(f HMDS=3 sccm),沉积温度(1423-1623 K)和沉积压强(200-1200 Pa)实现了3C-SiC薄膜结晶性、形貌、组分的控制,并分析了3C-SiC薄膜结晶性、形貌和组分对电化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的影响。低温下(1423-1523 K)制备的3C-SiC/石墨烯纳米森林状复合薄膜由于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 M H2SO4溶液中双层面积比电容可达7.35 m F/cm~2;高温低压下制备的纯相金字塔状3C-SiC多晶薄膜由于结晶质量高,具有更好的电学性能,相比纳米结构的3C-SiC/石墨烯薄膜,电子迁移率上升10倍,可达427 cm~2V-1s-1。结合3C-SiC/石墨烯纳米薄膜的生长区间,进一步通过控制沉积温度、沉积压强、稀释气体种类对3C-SiC/石墨烯纳米结构进行三维结构设计优化,分析3C-SiC/石墨烯纳米森林状复合薄膜的生长机理和电化学储能机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高双层电容、高循环稳定性的3C-SiC/石墨烯纳米森林薄膜的制备工艺。在较低温度(1423-1473 K)和高压(800-1200 Pa)下,3C-SiC/石墨烯纳米结构出现团聚状,形成微米级乳突结构,呈微-纳分级结构生长。Ar气氛中,薄膜呈3C-SiC纳米晶粒状生长,而H2气氛中呈3C-SiC纳米晶须状生长。STEM和HRTEM分析表明3C-SiC晶须横纵交错生长,形成3C-SiC/石墨烯纳米森林状结构。单根3C-SiC晶须横截面为典型的<111>-3C-SiC六边形结构,Si-C原子对沿着<111>取向以孪晶方式纵向生长,石墨烯外延生长于3C-SiC晶须边缘生长,层数为2-3层。Tdep=1523 K,Ptot=400 Pa和f H2=500 sccm条件下沉积3C-SiC/石墨烯纳米森林复合薄膜纳米空隙结构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生长现象,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5 M H2SO4溶液中电化学窗口为0.2-1,双层面积比电容可达8.533 m F/cm~2(20 m A/cm~2),体积比电容达到4.1 F/cm~3。3C-SiC/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具有优异的倍率循环稳定性和长期循环稳定性,充放电10000个循环之后,电容保持率达到90.5%。为提高3C-SiC薄膜结晶质量,通过控制前驱体流量(f HMDS=1 sccm)、沉积温度、压强和稀释气氛在Si(110)基板上实现了<110>-3C-SiC和<111>-3C-SiC外延薄膜双取向的控制,得到晶格匹配良好的3C-SiC(111)/Si(110)外延结构生长,并对<110>-和<111>-3C-SiC外延薄膜的生长机制,晶体缺陷和电学性能进行了分析。H2气氛中,较低温度下(1423-1473 K),激光和H2刻蚀作用可使Si(110)形成均匀粗糙的表面,得到<110>-3C-SiC外延薄膜的稳定生长,最大薄膜厚度为1.0μm。<110>-3C-SiC表面晶粒形状类似于菱形生长,呈二重对称排列。<110>-3C-SiC薄膜和Si(110)面内外延关系为3C-SiC(-112)//Si(-112)和3C-SiC(1-11)//Si(1-11)。Ar气氛中,高温度下(1573-1648 K),Si(110)表面未被刻蚀,衬底表面光滑,得到<111>-3C-SiC外延薄膜的生长,薄膜厚度10.0μm,沉积速率可达30.0μm/h,<111>3C-SiC外延薄膜表面晶粒呈六边形“金字塔”生长。<111>3C-SiC外延薄膜和Si(110)面内外延关系为3C-SiC(-1-12)//Si(001)和3C-SiC(1-10)//Si(1-10)。<111>-3C-SiC外延薄膜与Si(110)基板界面晶格原子匹配性更好,外延薄膜结晶质量更高(晶界密度和孪晶缺陷更低),当载流子浓度为1.0×1017,室温下电子迁移率可达到806 cm~2V-1s-1。
其他文献
水系锌离子电池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具备安全环保、价格低廉等优势,使其成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储能器件。本文围绕着钒系材料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展开,包含低维钒系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合多种原位与非原位表征手段对储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低维钒系正极材料储锌的基础问题,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借鉴。首先研究了V2O5和Na0.3 3V2O5纳米线电极材料
学位
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照明及显示行业每年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目前市场上实现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s)的主要方式为将黄色荧光粉涂覆在蓝色芯片上。然而,这种方式获得的白光LEDs(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存在一定的缺陷:(1)由于其光谱缺少红色成分,因而其显色指数较低,色温较高,不适合用于高端照明行业(如医疗);(2)相较于荧光粉,
学位
单线态裂分(Singlet fission,SF)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受激发后产生的单线态激子(S1),以自旋允许的方式裂分生成两个三线态激子(T1)的多激子产生现象。单线态裂分有望使单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理论上限从~33%(Shockley-Queisser极限)提高到~44%,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分子内SF,其裂分速率不受材料的堆积形貌影响,但生成的三线态容易复合,不利于实际应用。为
学位
在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工作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实践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来确保其就业竞争能力较强。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更是对于学生的实践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大数据背景条件下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大数据时代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相关影响,同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学生的基本要求,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财
会议
量子点(QD)掺杂玻璃因其尺寸可调的光电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光电器件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然而,与胶体量子点相比,影响QD掺杂玻璃的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其量子效率较低。常用的实验表征手段很难直观地对量子点与玻璃之间的界面结构以及量子点的电子结构进行表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模拟可直观地展现被模拟体系的原子结构,并进行电子结构计算。本文主要是利用多尺度模拟系统地研究了Cd Se QD掺
学位
含氟手性四氢吡咯杂环是众多医药分子、天然产物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的关键结构部分,发展其高效高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不饱和含氟烷基砌块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是合成含氟手性四氢吡咯杂环的重要策略,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报道的反应体系普遍存在催化剂不容易获得且负载量高、底物普适性差、催化产物立体构型不够丰富等问题。基于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合成新型不饱和含氟烷基砌块,发展新型过
学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希望未来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新型的混合离子电容器整合了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离子电池的优势,有望实现该目标。此外,钠资源较锂资源更丰富,从规模化和成本综合角度考虑,混合钠离子电容器(NIC)具有持续发展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传统NIC中正负极材料的反应动力学不匹配、电极材料比容量低、组装工艺繁琐等问题,设计合成了具有高倍率和高比容量的赝电容储钠活性材
学位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对各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加大财务管理课程的改革力度。通过改革,实现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国家文化主动传承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在西方文化长时间输入的背景下,中学生很容易形成对我国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不自信,这自然会影响他们投身物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在探讨了文化自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
期刊
当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新技术的产生给当前企业的财务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更侧重于筹资,投资,营运,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最新的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大数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理解财务管理和应用;基于此,本文应用SWOT分析工具对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中优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