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把握旅游流运动规律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的确定和旅游线路的合理组织,对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闽旅游的游客散客化、自助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福建省旅游客流的流向、流量和网络结构,对促进福建省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旅游社交网站的迅速崛起,网站上用户生成内容越来越丰富,旅游网站积累的大量互联网信息为旅游研究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自助游客在福建省的旅游活动轨迹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够反映游客行为路径的网络游记,借助社会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分别以40个景区(点)和9个设区市为节点构建福建省自助旅游流网络空间结构,从“线”状(旅游流运动的轨迹)和“面”状(旅游流在不同区域间的关联互动)两个层面对福建省自助旅游客流空间行为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以景区(点)为节点的网络结构能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揭示游客在各个景区(点)的流动和行为路径以及旅游偏好,而以设区市为节点的网络结构能在较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省域的旅游客流的流向和流量。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自助旅游流网络存在“核心节点突出,次核心结构不稳定,辅助节点欠缺,网络结构不均衡,网络联结脆弱,存在明显网络空洞”等问题。最后,结合福建省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和自助旅游客流的空间流动特征,从优化景区景点布局、树立“大旅游”观念、发挥核心区带动作用、完善旅游交通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福建省自助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