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隐喻的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ta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不仅仅是研究修辞的语言征象,更是对文化认知迹象的说明,受到各个学派的关注,尤其是语言学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俄罗斯的语言往来日渐增多,俄罗斯对能够运用汉语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为此愈来愈多的俄罗斯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了解汉语,但是由于文化,地域,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表达,认知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了差异,加之受俄语母语负迁移的教化,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隐喻的各个阶段里都出现了偏误。本文从中俄隐喻的对比分析入手,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差异性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感隐喻和颜色词隐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归纳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这两方面隐喻时常犯的错误,并总结原因,目的在于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继而根据从隐喻的修辞格研究出发到认知研究结束这条线索,归纳总结了海内外有关隐喻研究的相关论文,并且在隐喻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第二章,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成绩,对隐喻的认知功能做了概括总结,并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基础,从普遍性,系统性,认知性等角度分析了隐喻认知的主要特征。第三章,以情感隐喻,颜色词隐喻为例,对俄汉隐喻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对其差异性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针对第三章中对俄汉隐喻对比分析的结果,总结出以俄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隐喻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并从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俄隐喻学习的的教学策略。结语部分,笔者对整篇论文内容做了概括,同时指出了该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希望本文可以为俄语母语者的隐喻学习及对俄语的隐喻教学提供一定帮助和参考。
其他文献
公示语指的是公开和对公众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所表现的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信息。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应用文体,广泛地应用于并影响
本文以美国华人为研究对象,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机制进行了描述和阐释,期望通过对美国华人教育策略和
<正>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人必须进行自我修养……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教育牢牢地钉在主动性上。——费希特整理完本期"信
目的:研究气功锻炼对手部劳宫穴和少府穴红外热像图变化。方法:运用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对38名在校大学生中医内证体察前后两手劳宫穴和少府穴分别进行远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
<正>随着中国私人财富规模迅速膨胀,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目标、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自主操作转向以专业金融机构为中心进行财富管理。而各类金融机构
在电力工程EPC项目工程中,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项核心工作,在EPC项目模式下,电力工程的造价控制应当贯穿于项目的始末,要全面分析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只有全面做好造价控
<正> 大多数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国家对政治不稳定都相当警惕,这不仅因为它会导致改革进程的中断夭折,还因为它可能危及政治系统的合法生存。然而,这些国家又往往很难避
基于以不连续的时间点和空间点近似描述大圆筒结构连续振动下沉过程的方法 ,利用ANSYS-LSDYNA瞬态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土体的粘弹塑性弹簧模型来模拟大圆筒结构的振动下沉过
随着网络直播的盛行,网络直播中慢慢凸显出一些伦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主要表现为直播内容杂乱,网络直播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网红"效应影响青少年价值选择。其原因主要是相
从共识形成过程的相关概念出发,对共识机制、行为模型、共识流程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明确该过程的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领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