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与分歧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十年代战争与文学的关系已引起研究者注意。成长于战争年代中的路翎,战争体验影响了他的文学观和创作,同时,路翎创作过程中,实际上饱含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现实感悟,而这又是四十年代许多作家的共同特点,研究路翎就有了典型性意义。考察战争年代及社会转型之际作家的创作转变和阶段性特征,有助于了解四、五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也有助于理解四、五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更利于深入分析当代文学史形成前的状况。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论。绪论在梳理路翎研究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侧重考察的重点,即通过分析路翎创作中反映出的精神动向,察看主流理论界作出的反映,进而分析表现出的问题。结论部分分析路翎典型的意义以及方法论上的缺失,追问时代与文学究竟该如何进行对话。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详细分析路翎四、五十年代的文学活动,包括路翎的创作,表现的重点,理论界的反映,作家的理论主张,把他们整合成路翎创作的整体。具体分为三节,第一节考察作家四十年代前期的文学活动,认为作家通过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形象塑造及性格刻画,高歌了战争中民族得以维持的“原始强力”;第二节考察作家四十年代后期的文学活动,认为由于战争性质发生变化,作家开始重新审视乡土中国停滞不前的历史弊病,延续了五四批判精神;第三节考察新中国成立后路翎的创作转变,认为无论在形象、主题和风格上都有别于四十年代。这就呈现出路翎创作的阶段性特征。第二章就路翎创作表现出的知识分子心态进行分析,认为战争对作家的影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具体分为两节,第一节紧紧围绕针对路翎创作有争议的评价进行分析,侧重于考察原始强力、现实主义、知识分子等方面,对这些问题的争议正反映出知识界思想的不统一;第二节就知识界表现出的精神动向的具体方面分析,认为战争年代知识分子在个人主义、悲观情绪以及对政治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他们落后历史的一面。第三章由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向受到批评以及路翎的转型展开,考察理论界批评及引导的实质,即是“共和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从文艺角度看待文学与从文化角度建构文学必然发生碰撞。具体分为四节,第一节考察“新的人民文艺”的建构,认为从“革命文学”到第一次文代会,都是这一建构的组成部分;第二节考察“共和国文化”的确立过程,正是在历史、现状、未来三方面的操作,这一文化理想最终获得成功;第三节就路翎在这一文化建构中的错位分析,认为传统理解及作家个性造成了不对位;第四节对路翎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上的探索作了肯定,并提出了路翎研究在当下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QuEChERS方法前处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水中吡虫啉和虫螨腈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乙腈作为提取剂,PSA进行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以乙腈-水(体积比
汪曾祺是一位纵跨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卓异创作品格的作家。本文在对汪曾祺的创作做整体观照的同时,着力发掘其在三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创作风貌,并以断代的方式进行分别论述,力
作为清初文坛领袖人物,王士祯的诗论“神韵说”流传于世,闻名遐迩,且影响深远。李朝文人“后四家”燕行后,将神韵说介绍至本国。申纬拥有“李朝汉诗创作最高峰”之称,身为“
荧光分子层析成像(Fluorescence molecular tomography,FMT)成像是一种具有深度分辨能力的宏观光学成像技术,可定位和量化生物体内的荧光分子探针,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为了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我们需
<正>随着客流量逐年增多,安检压力增大,而真正有意携带危险品的高风险人员却是少数,将有限的安检资源平均应用于每个旅客则造成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已有学者提出
沙棘多糖是由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中性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作用。LPS可刺激可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介导严重感染,肝脏作为机体的主
现代文学处于以“报章”为中心的时代。随着期刊研究的日渐成熟,人们对新文学之发生、发展有了更为切近的认识。文学图景也相应从重要的作家作品、思潮运动,置换成一个个文学
在儒家诗学理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屈骚也不例外被披上儒学的外衣,在历代阐释中被儒学化。屈骚作品因其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不同于儒、道、禅的艺术之美。从
本文就金锡系,金铟系,银锡系,铜锡系以及镍锡系在70℃,100℃,150℃,100天加热扩散后所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加以介绍.由于金锡系和银锡系界面存在空洞效应,故其成长厚度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