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气动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受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重点关注。其中,机体/推进系统一体化设计是该类飞行器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比较具有罩程碑意义的代表飞行器是美国X-43A和X-51A飞行器。X-51A具有较多独特的关键技术,特别在气动外形方面,具有更紧凑的结构和一体化设计特征,因此,有必要对该类飞行器开展气动外形研究,为我国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本文参考国内外公开文献的美国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建立了一种与其几何近似的高超一体化飞行器模型,继而以此为对象开展了数值模拟,评估了该模型冷/热流态的气动性能,并结合内外流动特征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气动力分布,分析了该飞行器模型的一体化气动特征,主要有以下结论:   (1)通过公开文献的数据对比可见,本文建立的飞行器模型与美国X-51A飞行器在几何外形上和总体尺寸上较为接近,且数值模拟得到的气动特性(升阻比等)曲线规律与文献[38]提供的数据基本吻合,也与国内外升力体/乘波体的气动特性相似,说明本文的飞行器模型与美国X-51A飞行器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由冷态气动特性结果分析可知,X-51A类飞行器符合国内外乘波体气动特征,其升/阻力主要由一体化的机身和前体贡献。在气动性能上,未显现小攻角下的高升阻比特性,而是在-10°~10°范围内相对变化平缓,线性区间较宽。   (3)由热态气动特性结果分析可知,X-51A类飞行器的升力系数在攻角范围内冷热态差别较小,说明其发动机内流道设计与整个飞行器进行了一体化优化,将其产生的推力主要用于克服阻力,使飞行器在小攻角范围内的加速飞行中易于保持纵向平衡状态。   总之,基于上述研究,本文通过公开文献进行逆向建模并通过数值仿真加以确认的方法和模型,可以为国内较快地了解和掌握国外高超飞行器的研制动态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能源紧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界专家和学者密切关注的焦点。发掘新型能源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工程之中,早已成为国内外新能源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在众多能量存在形式中,机械振动能是覆盖范围最广的能量形式之一,气候、时间和地域等外界条件均难以对它造成影响。因此,许多基于机械振动能的能量采集技术的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以超磁致伸缩能量采集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超磁致伸缩材料
学位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电力用户,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电网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配电网的发展相对滞后。与
因其内部空间大以及造型美观的特点,双曲扁网壳适用于体育馆以及大型空间结构的屋顶。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自带的程序语言APDL(algorith mic processor description lang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使用基于 Preisach理论的电流互感器数字模型对电流互感器的传变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直流偏磁会导致电流互感器传变误差增加这一结论。  首先,对Preisach理论进行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优质电能的需求、环境污染问题、矿物能源危机、电力系统老化以及负荷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电力事业共同面临的困境,以清洁能源为主,特别是光伏发
转子系统在机械、动力、航空和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机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在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对安全运行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具有轴承不对中的多跨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不同非线性油膜力模型假设,研究了在不同参数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分析了系统的分叉图、时域图、频谱图以及庞加莱截面图,然后用实验来验证模型假设的合理性;最后以非线性油膜力作用下圆锥齿轮转
随着经济的发展,宁夏电网的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网中无功电压超限己成为影响供电质量和系统稳定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宁夏中卫地区迎水桥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缺少灵活的调节能力
我国跨区互联大电网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电力互济,但由于弱互联的网架结构,致使近年来系统运行中多次出现低频振荡问题,严重地威胁联网系统安全运行。为了给互联系统安全稳定监视与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本文重点研究了功率注入空间中由Hopf分岔点构成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动力学与几何学性质。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研究了功率注入空间中由Hopf分岔点构成的小扰动稳定域边界的性质。通过对四机十一节点系
现代先进战斗机必须具有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这些特点决定了武器携带方式为内埋式。弹舱与弹体耦合流动的复杂性给战斗机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国内外对该耦合流场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