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日处理为10000m3/d的深度处理水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工艺深度处理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实验研究。通过监测进出水的CODCr、BOD5、SS、水温、氨氮、总氮、总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得出实际运行BAF工艺深度处理二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挂膜研究,并研究了温度、进水水质、负荷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BAF工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曝气生物滤池工艺选择自然挂膜法,经过16d左右挂膜基本完成,并得出CODCr与氨氮的去除率不宜作为判断挂膜完成的标志。(2)BAF工艺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16.6%,达不到出水标准,这是由水温、水力负荷、进水水质、容积负荷等因素造成。(3)随着有机负荷的增加BOD5的去除率不断提高至86.9%,可知BAF工艺承受负荷能力较强;对可生化性进水,BOD5浓度大小与BOD5的去除率保持相同的增长趋势,说明生物膜对BOD5去除效果较好。(4)水温在20℃以上时氨氮去除率均值为50.5%,去除效果较好;生物膜表面低浓度溶解氧及氨对亚硝酸盐氮的氧化会产生抑制作用,造成亚硝酸盐氮的累积;本次研究的BAF工艺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很低,分别为5.5%、1.8%。(5)水温、水力负荷等对SS的去除不产生大的影响,而进水水质对SS去除率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