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言:肝脏移植是现今治疗损伤所导致的终末期肝病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肝脏的免疫特殊性,肝内免疫系统更多的由天然免疫系统组成,肝内有着丰富的天然免疫细胞诸如Kupffer细胞,NK细胞,NKT细胞等。最近的研究显示,肝脏疾病和肝再生与先天性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根据文献报道,在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NK细胞在术后被大量激活,随之分泌IFN-γ以形成快速优势微环境来促发获得性免疫反应。然而,包括IFN-γ和IL-6在内的一些先天性免疫系统因子可能参与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的启动作用。IFN-γ是一种对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因子,主要由NK和NKT细胞分泌。这两种细胞是人类和鼠肝脏中淋巴细胞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NK细胞作为第一道防线对抗病毒和微生物,对肿瘤免疫治疗也有意义。在肝脏再生中IFN-γ和NK细胞发挥的作用对移植术后肝细胞的损伤和肝脏再生的作用仍然不清楚。一些研究认为NK细胞的活化可能对肝再生起负向调节作用。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在移植肝脏中NK细胞增加,可能参与保护性免疫监督机制。因此,研究NK/IFN-γ是否参与调整肝损伤和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Lewis和DA大鼠,体重220-260g按照不同分组(同基因组L-L,异基因组L-DA,DA-L)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1,2,3,4,5,7天分别处死大鼠取材。观察肝脏的损伤程度(血清学指标、凋亡指数的评价)、肝脏再生情况评估(细胞增值核抗原PCNA,Ki-67)、同时对IFN-γ/STAT1和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下游基因表达情况进行评价。选用方法有ELISA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T-PCR.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结果:异基因组大鼠移植肝损伤和肝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同基因组,与此同时肝细胞分裂增殖则明显低于同基因组。异基因组IFN-γmRNA的表达及其下游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同基因组。相反的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在异基因组中的表达却明显低于同基因组。我们进一步去除了异基因组中的NK细胞,发现IFN-γ/STAT1的表达明显下降,而肝细胞的增殖明显上升。结论:与同基因组相比较,异基因肝移植组术后天然免疫系统(NK/IFN-γ)被激活,异基因移植组大鼠肝脏再生相比同基因组明显抑制。活化的NK细胞分泌IFN-γ,导致下游STAT1蛋白表达上调,STAT3表达下调从而导致异基因移植组大鼠移植肝的损伤加重,肝细胞分裂增殖被抑制,而导致肝脏再生被抑制。阻断异基因移植组NK细胞的活化可以抑制血清和肝内IFN-γ水平,从而引起STAT1的表达下调,促进异基因移植组大鼠肝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