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奶茶社交:符号、认同与情感能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奶茶为分析对象,关注其作为社交符号身份的独特意义,尤其是奶茶在青年社交仪式中的符号互动价值以及对青年群体情感的影响。不同于目前国内学者在现代社交方面研究的既有成果,本研究聚焦青年以奶茶为社交符号、回归面对面社交初始模式的互动社交机制。研究使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式,将网络空间的互动与线下实践的交往进行对照分析,通过奶茶的符号化运营,剖析现代青年社交逻辑。本文首先梳理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发展脉络,对我国青年交往现状做了相关的文献整理,我们发现,在以往研究青年社交的文献中,大部分以青年在网络社交中的表现或困境为研究对象,缺乏对青年面对面社交的关注。我们从互动仪式链理论切入,分析了奶茶社交中,青年是如何利用以奶茶为中心的周边元素进行互动行为,揭示了社交中互动仪式链的形成过程,即进入奶茶空间—互动仪式—情感能量—反复参与;最后,我们阐述了青年奶茶互动仪式产生的结果,即强化了奶茶社交符号中的地位合作用,并促使青年回归社交原色——凡此种种,厘清了青年社交工具逻辑的演化脉络。主要研究,呈现在以下五章:第一章总体阐述了奶茶社交概念与奶茶社交的国内外发展,基于“饮食社交”的概念衍生出奶茶社交——基于奶茶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从这个角度出发理解的饮食已经超过了食物本身充饥概念,成为人际关系的重要连接纽带。第二章阐述了青年奶茶社交仪式的环节要素,空间要素、界限要素、焦点要素、情感能量要素,同时分析了在此仪式过程中互动特点。第三章主要探讨奶茶社交的成长阶段(互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潮阶段),在互动的初级阶段,通过明星引爆奶茶话题,利用分享自制奶茶完成奶茶信息的圈层信息传递;在互动的中级阶段,从信息沟通上升为情感交流,奶茶店以桌游等群体互动游戏为载体,更好地促使青年与奶茶产生交融的可能性;在互动的高潮阶段,奶茶店疯狂排队和青年自发的表情包创造,都体现着青年独有的活力与情感表达。第四章仪式总是与反仪式相伴出现,奶茶成为高雅仪式是因为“糖”,成为社会反对的仪式也是因为“糖”,本章以纪录片《一部关于糖的电影》为切入点,从抗糖运动反仪式角度出发,破解了食品行业背后巨大的谎言,他们利用科学家的舆论掩盖糖的罪恶。最后无糖奶茶的加入使得这场运动暂时平息。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内容基础,同时伴随着青年亚文化发展,笔者试图总结青年社交互动仪式的模型,为日后出现的其他青年社交工具提供模型化的解决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胎儿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寻找预防和护理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1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监护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监护组给予胎心
光盘检索系统利用率低下是多年来困扰情报部门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本馆经验提出了提高光盘检索系统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理论上,铝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具有价格低廉、能量密度高、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抢险救灾等。空气电极作为金属空气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
文献主题概念表达的模糊与误差是标引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结果是造成检准率的降低,这里虽有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之间理解上的差异,但更多是由于标引业务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大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