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编制一份适用于药物成瘾人群的成瘾记忆评估量表,为药物成瘾记忆评估提供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 2.在引入成瘾记忆这一变量的基础上,探讨强制隔离戒毒患者复吸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评价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对强制戒毒机构中的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干预效果。 方法: 1.以自传体记忆相关研究为参考,初步形成由20个条目组成的药物成瘾记忆量表初稿。在湖北省武汉市的2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随机抽取345名药物成瘾患者进行量表预测试。采用条目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量表初稿进行修订。 2.在湖北省武汉市和广东省中山市的7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招募1550名药物成瘾患者,采用量表修订稿进行施测。间隔两周后在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60人进行重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进行评价,并采用Cronbach’s a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评价。 3.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湖北省武汉市和广东省中山市5所强制隔离戒毒机构的488名戒毒患者进行调查。以复吸的认知-行为模式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路径分析模型探讨强制隔离戒毒患者复吸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采用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湖北省武汉市强制隔离戒毒机构中的84名海洛因成瘾患者随机分配入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2)。其中,干预组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EMDR干预,对照组则接受一般支持性谈话。干预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的成瘾记忆、渴求、抑郁状况、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进行评价。采用协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和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1.经条目筛选后,最终形成包含2个因子(成瘾记忆的清晰程度、成瘾记忆的感觉强度),共9个条目的药物成瘾记忆量表。量表的两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64.11%。CFI、NNFI、SRMR和RMSEA指标显示两因子结构模型拟合合理。多群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两因子结构的量表测量模型在不同性别和毒品使用类型患者之间具有测量恒等性。量表两因子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52,各因子得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和0.84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渴求视觉模拟量尺(VAS)得分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143~0.24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a系数为0.721~0.888,重测信度系数为0.720~0.797。 2.积极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是强制隔离戒毒患者复吸相关的近端保护因素,而高水平的抑郁状况和毒品渴求则是患者复吸相关的近端危险因素。高强度的成瘾记忆、长时期使用毒品、家庭功能不良均是与强制隔离戒毒患者复吸相关的远端易感因素。 3.干预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保留率分别为92.9%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各量表得分变化均有组别效应或交互效应(P<0.05)。接受干预后,干预组的药物成瘾记忆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戒毒技能评估量表和戒毒信心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1.药物成瘾记忆量表具有合理的效度和信度,符合测量学要求。 2.成瘾记忆、毒品使用时长、家庭功能、应对方式、渴求、抑郁、自我效能均会对强制隔离戒毒患者的复吸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 3.以问题为导向的EMDR干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海洛因成瘾患者的成瘾记忆、渴求和抑郁状况,并可提高其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 创新点: 1.编制了第一份专门针对药物成瘾患者的成瘾记忆评估量表,为成瘾记忆的评估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测量工具。 2.将成瘾记忆变量引入复吸的认知-行为模式,并结合路径分析方法,对国内强制隔离戒毒患者的复吸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探索成瘾记忆在复吸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3.首次在国内海洛因成瘾患者群体中单独应用EMDR干预方案,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丰富了EMDR干预方案在成瘾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