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带水交换对河流微地形的响应机理研究——以弯曲河岸与河流汇合口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流带作为河流地表水-地下水系统相互作用的交汇区域带,是河流与周边环境耦合的核心区域,对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水文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等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渭河西安段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渭河干流的弯曲型河岸及渭河南岸支流的潏河与滈河汇合口2种不同的微地形类型,分别在2015年1月、7月及2016年1月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了大量的潜流带水交换、渗透系数的野外现场测试试验及室内粒径分析试验。利用一维热扩散对流模型法、热图解法、水头下降法、粒径级配曲线分析及相关地统计学等方法进行解析潜流带水交换量与交换方式的时空变异性特征,以及与曲率、河岸植被、沉积物粒径、河床地形、侵蚀与沉积过程、水深、地形等相关水文地形地貌因子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出潜流带水交换对河流微地形的潜在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潜流带水交换量值大小在冬夏季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渭河西安段试验点靠近沉积岸一侧的河道中,各个测试点潜流带水交换方式均表现为上升流。同时,两个测试阶段的水交换量值均表现出显著地差异性,且冬季交换量明显大于夏季,这可能是由于季节性河道内流量明显变化引起潜流带水交换大小的变化;  2)潜流带水交换量与方式在水流方向上显示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在潜流带水交换过程中,河岸的弯曲度是影响潜流带水交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弯曲河岸小尺度条件下,沿着弯曲凸岸两侧,各个测试点的曲率越大,水交换量越大,且在弯曲弧线顶端水交换量最大。在河流汇合口大尺度条件下,下降流发生在潏河右侧弯曲处上游,上升流发生在弯曲处下游,进而形成了局部小区域水动力过程,且靠近弯曲端的潜流带水交换较大;  3)另外,沿着弯曲型河岸,河岸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对潜流带水交换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河岸植被靠近河岸线且覆盖度较大的直河岸段,水交换量明显较大,且潜流带水交换方式表现为河岸区潜流区向河流侧向补给,同时,沉积物异质性是影响潜流带水交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沉积区,河床沉积物的异质性,易导致较大的潜流带水交换量的产生;  4)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横断面上,在河流汇合口的水力作用下,形成差异较为明显的侵蚀与沉积区域,引起了水文地形等参数(包括水交换量与交换方式、渗透系数(Kv)、沉积物粒径大小、孔隙度)在不同河段及河流横断面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中,在主导上升流区域,潜流带水交换量与渗透系数的变化几乎一致,且明显较大的潜流带水交换量与渗透系数值均集中在河道横断面深泓线附近的侵蚀区域。这有可能是汇合口地形引起特殊的侵蚀与沉积过程而导致的。另外,明显较小的渗透系数发生在测试点下降流的沉积区,这可能是下降流致使细颗粒物填充沉积物空隙造成的堵塞引起的;  5)此外,在汇合口潜流带水交换与沉积物属性包括渗透系数(Kv)、中值粒径(d50)、孔隙度(n)、不均匀系数(η)具有显著地相关性关系,并指出沉积物属性是控制潜流带水交换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河流微地形是控制水交换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桂林市冲口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化法对其进行处理。运用Fenton试剂氧化-活性白土/活性炭吸附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垃圾渗
本文基于多羧酸配体(H4ttca,H2tdca,H2pdba和H3btca),与不同的含氮配体(tib,tdp和4,4’-bipy),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与金属离子进行自组装,成功合成得到了八个具有三维结构、五个具有
目前,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粘接失效率高达70%以上,为了有效地避免双组份难存放以及在流水线作业过程中由于现场混合工艺而造成粘接失效的问题,开发出新型的单组份环氧胶粘剂显得更具有意义。通过相转变机理实现固化的双氰胺是单组份环氧胶粘剂中常用的固化剂,但是固化温度高和相容性差的问题一直存在。本研究在吸电子效应对环氧-酚羟基开环加成反应影响的基础上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这对新型单组份
学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应用领域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它具备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酸碱、耐疲劳性及尺寸稳定性,但气体渗透性、吸湿性及抗污性能差,使得PET在纤维膜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聚乙烯醇(PVA)拥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亲水性优良。本文用PVA对PET进行改性,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及经过戊二醛蒸汽的改性处理,经测试表征证明成功制备了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良好,亲水性能优异的PE
本湿地工程是为了改善潮白河向阳闸库区的环境,治理污水。在潮白河顺义牛栏山桥至向阳闸段,选取排污量小而分布分散的牛栏山酒厂和牛栏山小区2个排污口为代表,采用人工湿地技术,
学位
Mg-Li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和军用装备领域被广泛应用。Mg-Li合金的传统制备工艺为对掺法,然而镁锂活泼的化学性质及较大的密度差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烧损和偏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简称PSCs,是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新星,与其他技术相比,PSCs具有很多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其载流子迁移率高、能带宽度契合,对光的吸收能力较强,并且制备工艺简便,制作成本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基于上述优势,其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提升电池性能和降低应用成本为目标,从使用廉价碳材料(CNTs、Cc、Cb)作为背电极材料取代空穴传输层和贵金属对电极入手,并对致
镁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点在设备轻量化及节能减排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强度较低、塑性成型能力较差限制了镁合金的进一步推广,如何提高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