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党报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以及具有专业品质报道稀缺的背景下,人民日报为发掘调查性报道潜力、提升内容生产力、巩固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于2015年1月统筹各方资源打造原创新闻栏目《人民眼》。专栏在选题上兼顾社会热点与“冷门”话题,具有大局意识,始终坚持思民生之所思,急民生之所急,看似“冷门”的报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并与热点事件互相补充,展现着激荡人心的向上力量;在导向上以建设性视角探讨问题,不局限于对报道对象的批评或褒扬,而是从更高的视野出发,强调报道对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它对同类事件或问题的借鉴与启示,重在举一反三;在采访上以实地调查获取一手材料,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采访,从而了解新闻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受众完整真实的新闻事实;在写作上追求文本的精巧,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为写作圭臬,强调文章的可读性;在传播上借助人民日报系媒体平台,以长图、视频增强新闻可视化,拓宽了调查性报道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专栏的实践活动为党报调查性报道提供了样本参考,在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今天,党报调查性报道首先应注重多维度平衡,做到政治高度与平民视角的平衡,这就要求党报调查性报道不仅要拥有政治高度更应有民本取向。做到揭露力度与正向引导的平衡,消除受众的被剥夺感。其次,要借助党报的资源优势打造调查性报道精品,做到能始终保持公信力,积极回应公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发挥政治资源优势,把高大上的政治主题做得接地气,通民心。最后,应借助新媒体插上移动互联技术的翅膀,分析新闻用户喜好,满足新闻受众多元化需求,丰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调查性报道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其自开办以来5年的内容进行梳理与研究,总结其呈现出的报道特点,并加以深度分析,为党报调查性报道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冀望寻求党报调查性报道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