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DCN1-UBE2M相互作用抑制剂的3D-QSAR、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Neddylation作为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由NEDD8所介导的多步级联酶促反应将其与底物蛋白共价结合。这个催化过程由NEDD8激活酶、NEDD8结合酶和NEDD8连接酶共同作用完成。Neddylation在人类多种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出现异常上调,因此针对Neddylation作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有吸引力的方法。研究表明,中断DCN1-UBE2M相互作用,能够选择性抑制Neddylation[1]。目前,由Guy等人发现了一系列哌啶基脲类和吡唑并吡啶酮类DCN1-UBE2M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然而这两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未有报道,且抑制剂与靶蛋白的具体作用机制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对这两类抑制剂进行分子模拟研究,有助于阐明它们与DCN1-UBE2M相互作用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为这两类抑制剂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论文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以及3D-QSAR这三种研究方法。分子对接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可对抑制剂与靶蛋白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根据3D-QSAR方法建立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到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与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哌啶基脲类抑制剂的对接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能结合到由Ile1083、Ile1086、Phe1089、Pro1097、Phe1109、Ala1111、Thr1113、Gln1114、Phe1117、Phe1164、Met1177、Tyr1181和Leu1184等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口袋,并且所有化合物均与氨基酸Gln1114形成氢键。通过比较化合物12和74的结合方式,两者在活性口袋中的构象存在较大差异,化合物74与靶蛋白结合更稳定。12-6BG3和74-6BG3两个体系都经过5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从RMSD轨迹图看出,74-6BG3体系在25ns趋于稳定,而12-6BG3体系一直波动。对比两个体系氨基酸的RMSF值,发现74-6BG3体系在活性位点上关键氨基酸Gln1114、Tyr1181、Phe1109、Ala1111、Thr1113、Phe1164 的 RMSF 值比 12-6BG3体系低。通过氢键分析,化合物74与靶蛋白在模拟过程中所形成的氢键明显多于化合物 12。结合自由能分析推测 Ile1086、Phe1089、Va11102、Ile1 105、Ala1106、Gln1114、Phe1164、Met1177和Tyr1181是结合时的关键氨基酸。这类抑制剂所构建的CoMFA模型(q2=0.686,r2=0.966,r2pred=0.879)和CoMSIA模型(q2=0.682,r2=0.931,r2pred=0.875)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通过等势图分析,了解到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吡唑并吡啶酮类抑制剂均可以进入到靶蛋白结合位点上,它们可能与Cys1090、Pro1097、Ala1106、Cys1115和Tyr1181这些氨基酸残基产生氢键相互作用。基于公共骨架叠合将此类抑制剂建立了可靠且预测能力较好的CoMFA模型(q2=0.533,r2=0.944,r2pred=0.561)和 CoMSIA 模型(q2=0.596,r2=0.976,r2pred=0.687)。分析其等势图可获得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型所得信息进行优化,设计出30个化合物。结论:Neddylation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抗癌靶标,许多研究人员为此开展研究工作。本研究对一系列哌啶基脲类抑制剂和吡唑并吡啶酮类抑制剂进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是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和3D-QSAR。分子对接能够有利于理解抑制剂与靶蛋白结合的作用机制,可以得到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氨基酸和氢键相互作用对化合物的影响。而分子动力学则是进一步对对接结果的验证。通过3D-QSAR建立两个模型,从模型的统计参数判断其可靠性和预测能力。模型的等势图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抑制剂结构和活性的关系,从而知道哪些结构特征影响化合物活性。在此基础上,对吡唑并吡啶酮类抑制剂进行优化,尝试设计出30个化合物。我们希望为设计出活性更好的抑制剂提供有理论依据。本论文分为以下5章:第一章:主要概述了 NEDD8、Neddylation过程及相关酶和底物以及DCN1-UBE2M相互作用机制,最后概述靶向DCN1-UBE2M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以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主要阐述了这三种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基本原理。第三章:从文献里选择了 90个哌啶基脲类抑制剂先进行分子对接研究,阐明这类抑制剂与靶蛋白在结合时的模式和作用机制,随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研究它们与靶蛋白结合时的较为详细细节,如稳定性和关键氨基酸,从而验证对接结果是否可靠。第四章:对90个哌啶基脲类抑制剂开展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构建了两个可靠且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即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根据这两个模型的等势图进行分析,可得到影响抑制剂活性的结构特征。以此为进一步对哌啶基脲类抑制剂进行结构修饰提供一些帮助。第五章:将58个吡唑并吡啶酮类抑制剂进行了分子对接和3D-QSAR研究。通过分子对接解释了此类抑制剂与靶蛋白的结合模式。以公共骨架叠合作为叠合方式建立了 CoMFA模型和CoMSIA模型。对其等势图分析能够清楚了解对活性有影响的结构特征。以此为基础将化合物优化,设计了 30个新化合物,并预测了其活性和ADMET。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本研究:一、针对肝硬化是否可以“逆转”的争议,依据临床上所观察到的肝脏形态学及病理组织等“金标准”方面诊断出的肝硬化“逆转”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而提
潮州木雕神器在后现代审美环境下从功能性器物演变为装饰性工艺品。面对当下媒介渠道的多元化、开放化、全球化趋势,潮州木雕神器有必要回归场景视角进行解读,并借用博物馆平台叙述神器背后的故事。本文从各学科中场景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多层次、多维度的解读场景概念。综合文学、影视、媒介等理论的叙事研究,以场景化形态将潮州木雕神器融入到博物馆叙事研究中,为潮州木雕神器的叙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一部分绪论针对选题从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变革,企业需要敏捷响应动态的市场变化,对各企业进行集成化管理,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储、物流,渠道商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达到最小,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达成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体A公司是一家全球性提供半导体供应链服务的公司,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确立了以集成供应链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理论为本文的主要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金融业出现了蓬勃繁荣的局面。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发展快,使得人们的金融法制观念和有关的制度措施不能与之相适应,造成了金融市场中的一
尾气污染问题在冬季格外凸显,频频造成雾霾等极端天气,而冬季热车过程排放显著增加正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冬季热车阶段排放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控制热车排放的改进措施,以减少热车过程尾气污染。本文将热车过程中CO、HC、NOx、PM2.5排放作为检测对象,首先,解析了这四种物质的的生成机理,之后以一台市场上畅销车型的发动机为基础,配合测功机、燃烧分析仪、尾气检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帮助下都变得更加方便。在公司中,不同职位的员工在不同范围内代表公司进行签名,当其工作范围发生变化或是私钥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类数据,这些数据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人们通过聚类、分类、异常点发现和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数据的深层价值。同时,这些数据也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具有广泛应用,打车数据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基于滴滴打车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来研究海口市市民的打车需求情况,POI数据主要包括大厦楼宇、住宅小区、学校科研机构、宾馆酒店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依据。尤其是水泥企业,目前正处于去产能、寻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好生产数据,使得自身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已经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校园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其重视发展的环节已涉及到了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交通作为满足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其建设与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校园摆渡车作为大学校园公共交通的主要存在形式,其运行是否高效合理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迎合校园交通的特点,需要针对性的选择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办法,来保障校园交通的高效运行。为了提高摆渡车服务的整体水平,我们将针对性选择校园摆渡车运行线
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领域,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检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海杂波空间的非均匀性和时间的非平稳性,进行海杂波的精确建模是海面目标检测的基础和关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