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威胁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的背景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充分的流动性能使国际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出现种种问题使得我国在此情况下处于劣势地位。当前,资本流动不受限制而且相当自由,像我国这样金融体系等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为背景,结合2014年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发现中国国际资本流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延续2013年的双顺差格局,同时呈现较大波动性;中国直接投资稳步恢复增长,一直保持净流入状态,同时存在较强的波动性;证券投资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其他投资项目不断在顺逆差之间转化。  本文主要应用克莱因法测算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包括国际长期资本流动、显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隐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值,并且应用ADF检验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HP滤波方法对变量之间进行长期稳定性可能的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对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关系的确定。检验结果表明,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可能通过直接投资、证券市场等对汇率市场、国内经济、金融机构及证券市场等造成冲击,进而威胁国家金融安全。  国际长期资本流动是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最大隐患;我国的显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上,显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力;隐性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实际汇率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并且隐性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或者其中的投机性资本流动是影响我国国家金融安全的主要原因,但其产生影响的机制较为复杂,难以用简单的线性模型进行反映。  最后提出中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金融安全冲击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资本管制的控制能力;加强央行的监控力;加强国内经济的复苏能力;循序渐进开放资本市场;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增强科技软件监控。
其他文献
国外一些评论认为,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结合巨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本文在对世界制造中心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国的现实,得出中国目前
1、系统;体系;制度  2、学说;理论  3、球体;地球仪;地球  4、猛烈的;激烈的;强暴的
并购是公司开发和创造价值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但是在进行兼并交易之前、期间和之后都充满着巨大的风险和管理方面的挑战。智力资本已经日益成为公司并购背后的主要动机,如
迄今研究日本综合商社的专著和论文不算少,但绝大部分是以商社的传统功能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商社为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与功能变革探讨的较少,特别是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