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量介子f0(980)光生过程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标量介子性质的研究,是当今中高能核物理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质量处于1GeV以下的四个标量介子[σ(500),k(800),a0(980),f0(980)],它们的质量谱序与传统的q(q)介子谱不符,表明可能具有某些特殊的结构,如多夸克态、强子分子态等。由于在低能区强子行为表现出的复杂性,基于QCD理论的方法如格点QCD、QCD求和规则、Dyson-Schwinger方程等都在研究这些介子性质时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使得轻标量介子的性质与结构至今仍显得扑朔迷离,也正是因此才出现了各种解释模型,如传统的夸克、胶球、四夸克、强子分子态及混杂态等。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研究f0(980)这个特殊的轻标量介子,它的质量几乎与同位旋三重态的a0(980)质量简并,并且由于其质量非常接近于K(K)的阈值而显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动力学性质。在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粒子物理的历史,夸克模型提出的过程及强子态的独特性质;第二部分,我们调研了关于f0(980)夸克组分的种种假定,如q(q)、多夸克态、强子分子态等等。第三部分,我们利用有效拉氏量方法计算了光生过程γp→pf0(980)的微分散射截面,与现有的CLAS实验数据进行比对,说明在光子能量比较低的情况下普通费曼传播子相较于Regge传播子有一定优势;同时给出γp→pf0(980)→pπ+π-过程的π+π-不变质量的理论预言。与此同时,附带介绍了基于矢量介子为主模型计算光生过程的理论框架,虽然未展示具体的计算结果,但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更科学更严谨,相信与实验数据符合的也更好;最后一部分,对硕士期间开展的工作进行简短的总结并对轻标量介子的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介入医学的发展,对内窥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光纤束型和梯度折射率透镜级联型内窥镜在空间分辨率、探头直径和长度等方面均接近技术极限,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内窥镜在微创或无创检查、手术和治疗中的更高需求。多模光纤(MMF)可并行传输多个独立的空间模式,可独立作为成像和传像器件,是实现高分辨、小型化光纤内窥镜的最佳选择。然而,受模式色散和模式耦合效应的影响,MMF的出射光斑无法直接用于对生物组织进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