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盘衬底的顶入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xiang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由于其环境友好、工艺廉价、柔性、质轻等特性一直以来被广泛的关注。近年来,OSCs光电转换效率(PCE)的快速提升引起了科学研究和经济市场的诸多关注。尽管目前OSCs的PCE尚未达到其同类无机器件的水平,但是廉价的卷对卷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O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我们将微纳尺度的截面为正弦型的光栅结构引入OSCs中,纳米光栅引发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可以有效提升OSCs的PCE,而微米光栅的散射效应可以提高器件的光捕获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普通一次写入型光盘,制备出了干净的、带有正弦型光栅形貌的光盘衬底。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三种衬底进行了扫描观察,利用软件测量了每种光盘中光栅的周期以及高度的具体数据,证明了直接选取光盘的聚碳酸酯层作为OSCs的衬底是一种可行的方案;(2)分别设计了带有周期性正弦型纳米光栅结构和平面结构的包含厚金属膜的有机介质/Ag(40 nm)/有机介质的多层膜电极。光栅结构有效激发了金属Ag膜两个界面的SPPs。利用实验测量和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光栅周期、光栅高度和有机介质层的厚度对多层膜电极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在金属Ag膜上下两个界面SPPs模式共振波长之间,多层膜电极出现明显的透过率增强现象,并且通过调节光栅高度和周期可以对多层膜电极的增透波长范围及增透的强度进行调节。与平面结构相比,具有光栅结构的厚金属多层膜电极的光透过率在600 nm-700 nm波长范围内提升了约4倍,最终实现了厚金属多层膜电极的增强透射率的目的;(3)对OSCs的器件结构进行了膜厚优化,并将光盘光栅形貌引入优化后的OSCs器件结构中。基于DVD-R光盘光栅衬底的OSCs和平板器件相比,短路电流密度(JSC)从平板器件的3.88 mA/cm2提高到7.62 mA/cm2,PCE得到了41.07%的提升。基于CD-R光盘光栅衬底的OSCs和平板器件相比,PCE提升了约2.3%。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光盘表面金属纳米光栅激发的SPPs的增透特性,及光盘光栅结构提升OSCs效率的机制。解决了OSCs光学厚度和电学厚度不匹配的问题,为提升OSCs的PCE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为优化OSCs器件性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伴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环境问题的加剧,基于光伏和风电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技术正蓬勃发展。并网逆变器作为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关键设备,其控制技术不断发展,拥有更多控制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具有柔性,量轻,绿色环保,可大面积制备等优点,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电池。但是也因为其能量转化效率低和寿命短,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的脚步。影响OSCs效率
建筑行业买方市场情况下,发包人在工程项目交易活动处于优势地位,出于投资控制以及项目绩效提升的目的,往往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合同条件拟定当中设计严格的控制管束性条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对汽车的要求从实用型转变为节能环保型,其中也包括重型卡车。液压制动能量回收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因其能量回收效率高、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颈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和引产后母婴结局,并与非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对比,探讨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的安
股价同步性可以反映不同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别,严重的股价同步性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股价同步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计信息质
近年来由于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因此湍流燃烧氮氧化物排放的模拟一直是热点问题。氮氧化物是燃烧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发展能准
研究目的:1、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分析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及左心房心肌纵向应变值变化;2、运用经胸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定量技术评价左室整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我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资金“脱实向虚”的趋势日益显著。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行为会影响公司价值,也将增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风险联动性,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研究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对公司价值的非线性影响有助于理解金融化的微观经济后果,为政府制定防控金融风险、振兴实体经济等一系列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文
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常共同出现在水体中,成为一种复合污染。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亚硝胺类污染物,其潜在三致毒性远高于三卤甲烷等其他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