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族器乐教育现状考析——以社会音乐教育中的非形式化教学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baodo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音乐教育在整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事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相应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相传至今的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武汉市民族器乐社会教育方面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典型性,它地理位置优越,并且有着深厚的荆楚音乐文化积淀。然而,在国内音乐教育“全球化”和音乐文化“多元化”盛行的同时,“西风”席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领域,使中国民族器乐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本文以武汉市城区16家社会音乐教育机构做为调查地点,以调查地点内的部分器乐学生(只针对青少年儿童)及家长、以及在培训机构中任课的全体民族器乐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材料分析以及访谈等形式,对武汉市社会音乐教育中的民族器乐教育进行调查和分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作为开篇总领全文,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意义以及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局限。   第一章主要是对于社会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对社会音乐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以及教师和受教育对象进行分类并分析其特点。   第二章介绍了武汉市社会音乐教育的概况,了解了武汉市的地理以及文化形态,并且对于武汉市社会音乐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最后对该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   第三章调查并分析了武汉市社会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教育的现状,本章节首先介绍了调查的步骤与方法,其次分别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第四章主要针对武汉市民族器乐社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发展对策,并试图对武汉市民乐社会教育的发展提出参考。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力度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文化经济及其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1994年,我国政府宣布国内电影市场对外有限度的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我国电影市场
室内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空间,良好的绿色景观植物对于人类居住空间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室内绿色景观的充分了解和学习,本文对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以
期刊
儿时,我们总在童年的万花筒里,窥视色彩的秘密。家是可以多彩的,多彩的颜色能为家带来焕然一新的变化。黄色作为颜色中最明亮的色彩,它以最绚丽的姿态绽放在这个世界上。从T台秀
1873年4月2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北方临近诺夫哥罗德城市的奥尼格庄园。拉赫玛尼诺夫虽出生在贵族家庭,但由于种种因为很快就家道中落,双亲离异,两个姊妹相继去世。他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柔和的黄色安逸低调,与黑色搭配能够恰当增添几分重量感,与明黄色搭配既多了活力又因色相一致不至太过跳跃。与不同颜色搭配组合,在轻重浓淡间微妙调节,不变的是那份属于柔黄的淡雅温和。  鲜亮明快的黄色被歌德誉为最愉快的颜色,配以黑色的波点图案极具跳跃效果,活泼开朗;卡通图案的使用则与黄色童趣的一面相得益彰。而这种童趣还能通过多色配色的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黄色调暗,成金色,璀璨自不必说。与黑色搭配于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