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育种的大豆表型数据平台系统研发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年进口量高达1亿多吨,大豆产需缺口巨大、高度依赖进口的状况已经严重威胁国家粮油安全。加快培育高产大豆优良品种,提升国产大豆自给率刻不容缓。本研究面向大豆智慧育种的需要,构建大豆表型数据平台系统,不仅要合理存储考种全过程采集的海量表型数据,还要基于表型数据按需提供各种服务,为育种专家设计精准的育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育种专家常规工作流程,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自上而下地设计了平台系统架构和各功能模块,以逐步求精的策略构建了平台的各子系统并集成到平台系统中。为了存储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的大豆表型数据,基于《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试指南大豆》,对标准中建议的大豆各生长阶段的表型性状属性进行了扩充,设计了满足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考种需求的表型数据库模式,各子系统仅在数据层耦合。该平台系统已经完成了十大功能模块:材料数据管理、育种管理、试验管理、品种知识库、表型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共享知识库、基于CV的目标检测、注册与信息维护、信息和权限管理模块。其中,品种知识库模块植入了基于图谱技术的大豆品种祖先和后代追溯算法。表型数据管理分为田间考种表型和室内考种表型。基于CV的目标检测模块集成了训练好的目标检测模型、植株表型提取算法和株系推荐算法。所有功能模块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实现了考种流程的信息化。基于对育种数据的有效组织、管理及分析,为后续扩展更多人工智能服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本平台系统部署在云端。采用B/S架构,实现了前后端解耦分离。通过Django搭建后台模块,前端设计采用React、Ant Design等技术,前后端独立开发,降低了前后端耦合性。同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只在数据层面产生耦合,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本平台系统面向大豆育种专家和人员,提供可共享、易操作的表型数据管理、田间种植规划、育种清单生成、品种系谱追溯以及株系智能推荐等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功能。经过一年多的试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拓展性,加快了国产大豆优良品种培育的信息化进程。
其他文献
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与微生物感染相关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性细菌的出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正在饱受细菌变异带来的病痛折磨。如果不能研发有效的新型杀菌手段,超级细菌的出现将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广谱抗菌材料对保护人体健康乃至维持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合适的带隙结构、丰富可调的形貌、优异的太阳能利用效率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要求不断增长,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对生猪屠宰前后兽药、农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想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就得在生猪的来源、屠宰过程、运输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对猪肉的放心消费。HACCP是一种能保障肉制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控制体系。因此,建立猪肉生成的H
学位
期刊
期刊
类星体(Quasi-Stellar Objects,QSO)是一种极其明亮的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AGN)。类星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最明亮的天体,因其在图像上呈现像恒星一样的光点形态,而又不是恒星,所以获得了“类星体”的名称。类星体具有高光度、大红移等特征,被称为“宇宙探针”,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类星体的样本搜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学位
复杂信息处处存在,大到宇宙体系、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组织,小到蛋白质结构和微观粒子群等,都一定程度上拥有组件之间复杂的依赖性、关系或者相互作用。然而,对复杂信息的理解和建模都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复杂信息可以抽象为实体以及实体间复杂关系。对于数据结构而言,关系最直观的展现方式是图。但是图的表示能力是有限的,节点之间直观的成对连接的方式,并不足以对现实世界中具有高阶关联的复杂异构信息进行建模。而关于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