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模是我国成千上万先进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是我国亿万劳动人民的模范群体。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劳模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劳模精神。肯定劳模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中国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相关哲学思想观点和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的相关观点为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理论成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内涵,具有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政治性与群众性、客观性与能动性、先进性与曲折性、实践性与发展性等特征,以及具有的导向与凝聚、教育与感召、激励与引领等强大功能;阐述了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在萌芽期、雏形期和发展期分别体现出“革命型”、“老黄牛型”、“创新型”的时代特色。中国劳模精神的形成发展史就是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劳动人民的奋斗史,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史,是劳模群体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勤劳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史,为在新时代继承弘扬中国劳模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本文批判了针对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错误论调,分析了影响当代中国劳模精神认同感和影响力下降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路径。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树立科学的思想价值理念,做好劳模精神的理论研究,激发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的内生动力;加强党和政府对劳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强化劳模自我提高的意识,让劳模进一步彰显劳模精神的榜样力量;以重大庆祝活动为契机,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推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让弘扬当代中国劳模精神常态化;将弘扬劳模精神纳入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纳入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融入创新创业时代洪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将弘扬劳模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培育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劳模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融合发展,让劳模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其他文献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方式之我见王青方长期以来,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一直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以下简称"无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以下简称"参诉方式)规定为二种:一种是"通知参诉",即
联邦体制之下的美国死刑立法与制度改革,并非简单的州际立法取舍与司法适用标准变革问题,而是历时经久、事关宪法效力的根本问题。美国死刑改革作为世界死刑多元化改革模式中
期刊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同时测绘工程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测绘方案会对测绘
2017年以来,中国电信江苏徐州分公司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坚持党建统领,积极探索与思考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相互融合促进,通过在
报纸
<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原编辑提示】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参案,围绕一个“美”字展开,“谈话
随着GPS、GIS技术的发展,它也将在其它领域(如林区物探、湿地调查、森林旅游等)被广泛应用。GPS、GIS技术的普及必将促进林业工作向着精确、高效、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带来更好
本论文以《呐喊》、《彷徨》和《都柏林人》为文本,比较鲁迅和詹姆斯·乔伊斯对国民性的批判,深入探讨两者的文学创作与拯救国民性的关系。论文试图论证鲁迅和乔伊斯虽都为国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分析通腑利尿、化瘀散结方肝豆灵治疗WD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光镜观察肝纤维化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
绵延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项考试制度,它与我国今天的高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自科举制度被废除以来,人们给予它更多的是批判,本文客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