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软件危机”爆发以来,软件的可靠性差和开发效率低一直是困扰软件产业的两大难题。高效率地开发正确、可靠的软件已成为软件产业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要真正解决软件危机,实现软件的工程化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是唯一可行的途径。而软件复用和软件自动化是实现软件工程化、工业化的关键技术。软件复用技术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软件复用的核心和基础为软件构件,软件复用过程即为构件化的软件开发过程。软件自动化技术是以软件形式化为基础的。PAR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形式化开发方法,它实现了由算法规约到抽象程序以及由抽象程序到可执行程序的自动转换,这样就部分地实现了软件开发的自动化并对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提供了很好的保证。本文从软件复用和软件自动化两个方面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构件化软件开发思想的指导下,将PAR方法提供的软件自动化技术,特别是PAR方法的关系数据库操作机制,运用到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来,实现了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我们对该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和建模,而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进行开发和实现。在系统实现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应用PAR方法、PAR平台对系统的数据访问构件和部分算法构件进行了实现。在PAR方法的高可靠性保证之下,利用PAR平台的自动转换工具自动转换得到系统代码。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系统应用PAR方法、PAR平台实现的构件,其可靠性和开发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系统进行设计和建模的阶段,我们采用软件体系结构思想对系统构件进行分析。通过将软件体系结构思想引入现有的构件模型,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对复合构件进行建模,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整个系统的建模工作。2.尝试使用PAR方法中Apla->Java自动转换系统实现该工作流管理系统,特别是系统的数据访问层构件。通过采用PAR方法的软件自动化机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可靠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3.采用构件组装的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用PAR方法实现的构件和直接用Java代码实现的构件可以通过构件组装的方式很好地协同工作。该工作流管理系统是OA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PAR方法应用的一个实例,充分体现了PAR方法和构件化开发思想相结合在软件开发中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