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国际上,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将长期存在。为适应国际形势和解决国内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任务是一脉相承的,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文章探析了“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并探讨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领导集体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征,揭示了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通过对和谐社会思想历史演进过程的深入研究,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将更加完备,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且关系到实现执政党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