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远古走来——中国民歌的历史进程与文化解读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1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作为一种以口耳相传的最古老的民俗文化,它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艺术家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演唱与人类本身的亲和关系。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声乐艺术给予高度重视,他们不仅注重民歌的历史演进、内容与形式的变迁,而且还十注重演唱理论与演唱技巧的研究,总结出较为完善的演唱艺术理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学品格与审美习惯。 民歌是镶嵌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外观上的一束光环,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与象征。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民歌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在高度文明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加彰显出她非凡的艺术风采与重要的史学、美学与文化价值。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原始民歌起源问题的探讨,文中通过大量的文献和例证分析了我国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文环境。 第二部分,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歌的历史考察,阐述了民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态及在嬗变中的艺术规律及民族审美心理等问题,梳理了中国传统民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新民歌的概念、继承与创新、多元文化交流及音乐本体文化等方面的解读,文章以较有代表性的两首新民歌《小白菜》与《孟姜女》为例,对其创作思想、写作技法、音乐处理、形象刻画及戏剧性矛盾的冲突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对未来新民歌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毛泽东诗词歌曲是我国近现代声乐作品宝库里一串璀璨的明珠,其风格类型在声乐作品领域可以说独树一帜。毛泽东诗词歌曲创作兴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并在60年代形成前所未有的创作
晚清时期广州地区的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对中国画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表现形式造成了冲击。一方面,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合二为一,使画作实现了商
期刊
我认为好的绘画作品是个人存在意志的表达,这种存在意志是个体独特经验与思想的最高表现。我把它们分成几个大的方面来论述,即认识存在(内省的存在、环境的存在),存在是一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