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女性乳腺癌的五项免疫组化指标(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细胞角蛋白CK5/6、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核抗原Ki-6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的关系。材料及方法:根据临床病史提供病人的信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对102例已经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病例信息实行分析,分析内容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细胞角蛋白5/6(CK5/6)和核抗原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并探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102例乳腺癌患者中表达ER、PR、Her-2、ER和PR同时阳性、Ki-67和CK5/6的阳性率分别为61.76%(63/102)、60.78%(60/102)、76.47%(78/102)、55.88%(57/102)、74.51%(76/102)和18.62%(19/102)。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在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各组内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06、0.005)。孕激素受体(PR)在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各组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47、0.000)。Her-2的表达在肿瘤大小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Her-2在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和PR同时阳性在年龄和组织学分级各组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1)。本文也发现Ki-67的表达在组织学分级上呈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0),呈现负相关。此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各免疫组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下:ER的表达与Her-2、Ki-67的表达均呈现负相关(rs分别为-0.204和-0.425,P值分别为0.040和0.000)。PR与ER之间的的表达呈现中度正相关(rs=0.686,P=0.000);PR与Her-2之间的的表达呈现弱的负相关(rs=-0.157,P=0.016);PR与Ki-67之间的的表达呈现弱的负相关(rs=-0.272,P=0.006)。Ki-67与CK5/6之间的表达呈现弱的正相关(rs=0.285,P=0.004)。另外本文还探究了体重指数(BMI)与乳腺癌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如下:BMI在年龄、是否绝经和组织学分级各组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15、0.000)。此外,Luminal B型表现出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具有紧密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分别0.003、0.027);Her-2过表达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6);三阴性乳腺癌在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各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7、0.000、0.003、0.031)。结论:1、>40岁乳腺癌病人BMI指数更高,≤40岁的病人其BMI指数更低;已绝经乳腺癌病人的BMI指数比未绝经体重指数更高;BMI≥25 kg/m2的病人中III级组织学患者较BMI<25 kg/m2更多;2、ER、PR的水平升高其组织学分级反而下降,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此外,PR与ER之间的的表达呈现中度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Her-2、Ki-67的表达均呈现负相关,提示应当联合检测各项指标以服务于临床诊疗;Ki-67表达越多,组织学分化越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提示Ki-67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Ki-67与CK5/6之间呈现弱的正相关;3、Luminal B型与低年龄、低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Her-2过表达型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息息相关;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组织学分级更高、年龄偏大且多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提示TNBC的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