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比尔·盖茨向世界宣称“信息在你的指尖”(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拉开了信息时代的大幕。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很快我们就要面对传播过度的困境。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前的传播环境,近30年生产的信息已经大大超过了过去5000年人类生产的信息的总和。与现在相比上世纪70年代传播学界所提到的“信息过剩”只是个热身运动而已。信息过剩和传播过度是两个相似但不同的概念,信息过剩只是说明传播信息的量多,而传播过度即是一个传播“量”的问题,更是一个传播“度”的问题,同时还说明传播信息的重复率高、频率快、面广。并且传播过度不光包括传播信息的过度,还包括传播态度的过度,传播方式的过度和传播机制的过渡。因此用传播过度来描述当今的传播环境应该更加确切些。但是在传播过度环境中的媒体和受众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相反却都陷入到了困境当中。信息过剩、信息污染和信息障碍共同存在,让受众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时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的高成本付出,使得受众在面对信息海洋时变得焦虑不安。而媒体在传播过度环境中能够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但是媒体却感到想要把信息传播到自己的目标受众那里却是越来越难了。面对着传播过度,媒体和受众都需要改变自己,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媒体要改变以前垄断信息时期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受众“面对面”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对话中去;做各方意见的平衡者;把信息“简单”化的同时重视信息的解释权。而受众在面对传播过度时,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处理、查找、利用信息的能力,即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移动生存智慧,即MQ(移动商);在重视自己知情权的同时也要重视自己的不知情权;必要时可以关掉电视、丢掉手机、抵制广告,进行“信息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