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野螟嗅觉相关基因GOBP1、CSP1和OBP1的功能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昆虫逐渐具备了极其灵敏的嗅觉系统,并以此感知来自于外界的多种化学刺激并作出相应的生理行为反应,如寻找配偶、定位食物源和栖息地,两性交流,聚集产卵和趋避敌害等,由此可见,嗅觉及化学感受系统在昆虫的各项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通过鉴定筛选靶标害虫信息素成分干扰和阻断昆虫的嗅觉识别行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田间实践一直是害虫综合生物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豆野螟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大危害的豆科作物害虫,其幼虫具有较强的钻蛀习性,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不易杀死害虫,并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威胁各蔬菜基地豆类蔬菜产品的供应和食品安全。豆野螟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幼虫主要蛀食豆科作物幼嫩的花、叶和豆荚等,给豆科蔬菜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课题组前期豆野螟触角转录组测序结果,我们克隆、表达并纯化了豆野螟MvitGOBP1、MvitCSP1、MvitOBP1,采用RT-PCR技术分析检测这三个基因在豆野螟成虫的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析研究了MvitGOBP1、 MvitCSP1、MvitOBP1与寄主植物花挥发性化合物的结合,并利用三维结构模拟以及分子对接技术对MvitGOBP1、MvitCSP1蛋白与配体分子的可能的关键结合位点进行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豆野螟MvitGOBP1、MvitCSP1、MvitOBP1的克隆、序列和进化分析克隆获得豆野螟三个嗅觉基因,分别命名为MvitGOBP1、MvitCSP1、MvitOBP1,序列分析三个基因的ORF分别为486bp、387bp和471bp。多重序列比对显示,MvitGOBP1、MvitCSP1和MvitOBP1均与鳞翅目其他昆虫的相应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分析发现,MvitGOBP1与CmedGOBP1聚为一支,MvitCSP1和CmedCSP,MvitOBP1和CmedOBP11分别具有较高序列相似性。2.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检测了MvitGOBP1、MvitCSPl和MvitOBP1在豆野螟成虫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这三个基因主要在触角中高表达,在头、足和翅等组织中分别有少量的表达分布。3. MvitGOBP1、MvitCSP1和MvitOBP1的原核表达及亲和层析纯化将构建好的原核表达重组载体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不同IPTG条件诱导后破碎取上清,采用Ni柱亲和层析的方法来纯化目的蛋白,并利用肠激酶切除His标签。SDS-PAGE分析检测显示,这三个蛋白大小在25 kD到35kD之间产生特异性的条带。4.荧光竞争结合实验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显示,MvitGOBP1对1H-Indol-4-ol(4-羟基吲哚)、Butanoic acid butyl ester(丁酸丁酯)和Limonene(柠檬烯)的结合能力较强;MvitCSP1对1H-Indol-4-ol和2-methyl-3-phenylpropanal(2-甲基-3-苯基丙醛)的结合能力较强;MvitOBP1对1H-Indol-4-ol和Butanoic acid butyl ester的结合能力较强。5.田间诱捕试验基于嗅觉目的蛋白与寄主挥发物的结合特性分析结果,我们从17种豇豆花挥发物气味分子中选取了六种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来进行田间诱捕实验,分别是Butanoic acid butyl ester、Limonene、1H-Indol-4-ol、2-methyl-3-phenylpropanal、 Butanoic acid octyl ester(丁酸辛酯)和4-ethylpropiophenone(乙基苯丙酮)。田间诱捕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这六种化合物均能够有效吸引雌蛾,产生类似产卵聚集效应,其中柠檬烯的诱捕效果最为显著。6.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通过构建目的蛋白三维结构模型与分子对接分析,我们发现MvitGOBP1和MvitCSP1的结合腔主要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促进两种嗅觉蛋白与寄主挥发物成分1H-indol-4-ol和2-methyl-3-phenylpropanal的特异性结合,推测可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分别是Asn83和Arg127,Thr26和Glu63。上述试验结果表明,MvitGOBP1、MvitCSP1和MvitOBP1在豆野螟不同组织中分布广泛,结合特性分析和田间诱捕试验表明,MvitGOBP1、MvitCSP1和MvitOBP1在豆野螟的寄主识别以及产卵定位等嗅觉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核电厂系统复杂,设备多,工程参与方多,建设周期长是核电站建设的特点,因而带来了繁杂的接口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理念和有效的手段与工具,很难做好接口管理工作,而接口管理的好坏
Internet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已经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工具.网络带来的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的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走向网络化.随着虚拟现实技术、
该文以空间矢量数据为对象,分析了数据误差类型及其来源,同时还介绍了现有的几种纠正几何方法.在此基础上,该文作者提出了基于三角网的多点仿射变换纠正方法,并以MapInfo为二
  国内某核电站常规岛闭式冷却水系统板式热交换器经常出现缺陷,本文对历史缺陷记录进行了分类整理,并通过对板片的结构、材料性能、流道、流通介质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是冷季型草坪草中广泛应用的草种之一。幼穗分化发育是草坪植物种子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胚胎发育是被子植物生殖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节阀由主调节阀和旁路调节阀组成,用以调节蒸汽发生器的水位,在机组运行期间,此类阀门经常出现介质从阀杆泄漏的现象,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隐患,本
该文在地图传统理论和经济学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从产品的角度对地图产品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总结.文中从产品的相关概念入手,结合地图产品的特点
  核反应堆燃料组件作为堆芯的核心部件,其中三维流场特征的准确预测对于燃料组件的设计、优化有着重要意义。计算流体力学(CFD)T具常被人们用于燃料组件内的流场分析。然
会议
论文在介绍近景摄影测量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近景摄影测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进行了改进,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全数字影像获取系统采集数字影像像对、数字解析法进行内业数据处理.探
本文针对DEM产品的精度,从视觉上和统计上,对三个目前国内主流的GIS软件的DEM产品作了精度分析.本实验的实际意义在于能够给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帮助对软件的DEM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