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猳玃盗妇”为母题的志怪类小说,是古典小说中较为独特的一类故事,其故事情节结构为猳玃盗人,后与人结合。“猳玃盗妇”类的故事历史久远,可追溯至母系社会时期。其故事不仅有民间口头传说,还有文人叙事、小说戏曲等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流传,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中“猳玃盗妇”母题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猳玃盗妇”类故事的演变、人物形象、空间、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附录各一,正文有四章。论文的绪论部分详述了选题缘由,并对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作以综述,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一章,“猳玃盗妇”母题小说的情节演变。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诸多的盗妇文本入手,对不同时期“猳玃盗妇”类故事的版本、著录等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一一介绍了每则盗妇故事中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流传情况,总结了“猳玃盗妇”故事中的继承与演变。同时还对各个时期“猳玃盗妇”类故事所呈现的文体特点做了具体的分析。第二章,“猳玃盗妇”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每则“猳玃盗妇”故事中出现的猿子、真人、长老等人物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进一步挖掘各个时期这些人物形象背后所给予的时代特征和文人的审美心理,同时,还梳理了“猳玃盗妇”故事中的人猿关系的嬗变,对每一时期人们对待猿猴的态度进行了深刻的解析。第三章,“猳玃盗妇”故事中的空间内容的探究。从微观的角度,逐一分析了各个时期猳玃所居之地的空间地域特点、空间环境特点,并阐述了猳玃所居之地所投射出的诸多文化内涵。同时还对“猳玃盗妇”类故事中呈现的误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四章,“猳玃盗妇”母题小说的影响。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猳玃盗妇”类故事对杂剧《西游记》、神魔小说《西游记》的影响,主要从盗妇情节的沿袭以及对猳玃洞府空间景物的模仿来分析。同时,还叙述了“猳玃盗妇”类故事对日韩汉文小说中盗妇故事的影响,主要以《白菊挂猴岸头射怪骨》为范本,结合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猳玃盗妇”类故事展开详细的论述。附录部分运用表格的形式补录了两部分内容,其一,交代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中诸条仙境景物个性化的描述。其二,将日本翻案作品《白菊挂猴岸头射怪骨》与中国古代典型的盗妇作品《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作了简要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