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PSS和PSMA对铬酸钡、钼酸钡晶体的生长形貌的调制作用。主要内容包括:PSS对铬酸钡晶体进行形貌调控生成梭形、X形、椭球形、树叶形等具有不同形貌特征的微粒;PSS对钼酸钡晶体进行形貌调控生成球形、八面体的微粒;PSMA对铬酸钡晶体进行形貌调制生成具有不同形貌特征如花形、球形、桶形、六边形的微粒;PSMA对钼酸钡进行形貌调制生成具有不同形貌特征如花形、球形、纺锤形、八面体的微粒。这些具有独特形貌微粒是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水溶液化学合成的方法并控制不同的实验条件制备的,不同的实验条件包括反应物浓度、PSS或PSMA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以及溶液的PH值。将制备样品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拉曼光谱仪进行形貌分析,结构分析及光致发光特性分析。研究表明,PSS和PSMA对铬酸钡和钼酸钡的形貌演变至关重要,同时不同实验条件对两者的形貌和大小也有相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测了其形成机制,PSS或PSMA先与Ba2+离子结合,形成Ba-PSS或Ba-PSMA的复合链,使得溶液中局部自由离子的数量降低,随后复合链中的PSS或PSMA再将位置让于铬酸根离子Cr042-或钼酸根离子Mo042-,在此过程中对晶体的生长和生长方向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最终形成具有独特形貌和不同大小的晶体。另外,我们还对制备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PSS作用下和PSMA作用下的铬酸钡的光致发光谱都是在527-530nm显现出了强烈的绿色发光,PSS作用下的钼酸钡光致发光谱在404-413nm具有强烈的蓝色发光,PSMA作用下的钼酸钡光致发光光谱在528-532nm处具有强烈的绿色发光,基团能量跃迁、晶体的形貌及规整度、表面缺陷等都可能对光致发光强度产生影响。此外,我们的研究对其他无机材料形貌调控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