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混凝土模型的改进及其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细观力学的基础上将损伤力学和计算力学相结合分析混凝土试件在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损伤和破坏过程。分别选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和等效粘弹性本构模型,对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三维细观数值混凝土模型,研究混凝土的静、动力力学性能,和影响细观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的部分因素。本文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细观数值混凝土模型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数值模型进行改进,克服了原模型的以下缺点:模型的界面厚度较大,计算结果可靠性低;细分单元会产生巨大的单元数量,受到微机计算能力的限制;采用生死单元法杀死已破坏的单元,在模型中形成了空洞区而不是裂纹区;单元划分后计算时骨料体积比划分前体积有所减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改进的数值混凝土模型中把混凝土看成是由骨料、砂浆组成的二相复合材料体,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产生骨料的位置,建立混凝土三维随机分布数学模型;将两种材料所有的黏结面用接触单元进行模拟,编制相应的命令程序。改进的混凝土数值计算模型,不仅可以较好地使混凝土数值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物理模型,而且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对改进后的混凝土数值模型和原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可得改进的模型克服了原模型裂纹空洞区大的弊端,而计算模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原模型的基本一致。(2)混凝土试件的尺寸效应和粒径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分析前人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可得,混凝土在承受逐级增大的荷载时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和应力是由混凝土材料的不均匀性产生的。本文建立配合比相同随机骨料位置不同的七个混凝土试件模型,在其顶部施加相同的均布荷载,通过不断改变骨料与试件半径之间的比例,并且对七个混凝土数值模型分别进行七步逐步加载,分析骨料随机位置以及骨料半径和试件半径的比例对细观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得出尺寸效应比例系数不同,计算结果的离散程度不同。比例系数越小,计算结果的离散程度越大。建立了根据试验精度要求控制试样尺寸效应比例系数的数学模型。(3)本文选取第三章所建立的混凝土模型之一,施加不同形式的动力荷载,即冲击荷载和正弦波荷载,数值模拟混凝土的动力学性能;在冲击荷载计算中,以240.1N/s为准静态加载率,进行不同加载率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混凝土模型在动荷载作用下起裂点数目的变化,并由此来研究混凝土动强度比静强度高的原因,以及加载率对混凝土试件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
其他文献
随着大型地下工程的不断兴建,并且埋深越来越大,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的相关岩石力学问题研究显得格外重要,针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原位试验研究、力学模型的构建和数值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型钢混凝土柱含钢率、梁柱线刚度比、梁含钢率这三个因素分别改变对内外型钢混凝土框架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多指标性能分析,分别得出这三个因素
内置竖向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技术成熟、施工质量有保证等优点,同时在腹板中部增设竖向型钢也能起到分担墙身轴力、抑制腹板主斜裂缝发展、更好约束墙身
本文所称钢筋混凝土框架弱节点是指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大量存在的梁端负弯矩配筋率和节点核心区配箍率均较低的梁柱节点。本文首先对8个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弱节点和2个
回弹法是目前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很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其不足之处。首先,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统计推断中没有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其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利用ANSYS程序进行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建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分离式模型,对其
芳纶纤维增强塑料(Aram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简称A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是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它良好的抗腐蚀性、较高的抗拉强度、
本文详细总结了2001年以来国内外最新的三维边坡极限平衡法的理论,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考虑平衡条件不足,滑面几何性质过于简化处理等),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关键构件,在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地震作用过程中,既起着保证侧向刚度的作用,又起着提供基本抗震能力和
本文以宿迁运河体育馆类椭圆形弦支穹顶为工程背景,在前期形状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网格划分、截面优化、索力优化、形状优化、撑杆高度优化等多个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开展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