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补肾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增殖、抗凋亡及促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比较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对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促增殖、抗凋亡及促成骨分化的影响,阐述四味温阳补肾药的作用途径、环节及促进骨生成的机制。  方法:  1.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含药血清对BMSCs促增殖的观察:建立SD大鼠BMSCs体外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FCM)进行BMSCs细胞周期分析和检测表面标记CD34、CD45、CD90;MTT法检测BMSCs生长曲线;温阳补肾药含药血清配制,确定其最佳药物浓度和最佳血清浓度对BMSCs促增殖的影响。  2.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含药血清对BMSCs抗凋亡的观察:建立IL1β诱导BMSCs凋亡体系,倒置显微镜、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凋亡细胞DNA电泳;荧光定量PCR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  3.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含药血清对BMSCs促骨分化的观察:建立诱导BMSCs成骨分化体系,倒置显微镜、HE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碱性磷酸酶比活性;骨钙素(BGP)的定量;荧光定量PCR检测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 mRNA和scleros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bfa1和sclerostin蛋白的表达。  结果:  1.体外培养大鼠BMSCs经倒置显微镜、HE染色的形态学观察均符合BMSCs的形态及生长特点;FCM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显示:CD34、CD45表达阴性,CD90表达阳性,证实这些细胞是非造血系细胞。高、中、低剂量的四昧中药含药血清对F3 BMSCs72h的增殖效应显示,以中剂量组20%含药血清对F3 BMSCs72h后促增殖最明显,其组间比较结果为淫羊藿>骨碎补>巴戟天>鹿角胶。  2.IL1β诱导BMSCs凋亡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DNA电泳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其结果显示温阳补肾药含药血清对IL1β诱导凋亡的BMSCs均有抗凋亡作用,其组间比较结果为鹿角胶>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  3.BMSCs成骨分化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表达结果、细胞内骨钙素(BGP)的定量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和sclerostin的mRNA、Western Blot检测Cbfa1和sclerostin蛋白的表达,其结果显示温阳补肾药含药血清均能对BMSCs促成骨分化,其组间比较结果为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  结论:  1.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四味温阳补肾药均有促BMSCs增殖、抗凋亡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淫羊藿促BMSCs增殖效果最佳,其组间比较结果为淫羊藿>骨碎补>巴戟天>鹿角胶。  2.鹿角胶抗BMSCs凋亡效果最佳,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均能抗BMSCs凋亡,其机制主要是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减少Caspase-3、Caspase-9mRNA的表达,抑制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率。  3.巴戟天促进BMSCs成骨分化效果最佳,巴戟天、鹿角胶、淫羊藿、骨碎补均能促诱导BMSCs成骨分化,其机制主要通过增加细胞内ALP的比活性、BPG、Cbfa1的含量而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自1980年开始,我们对太谷核不育小麦在育种上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三年的实践证明,阶梯式轮回选择法是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目前,我们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已完
大叶猪屎豆屬豆科,是一种良好的夏季綠肥,其特点:产量高,生長快,分枝多,叶片大,植株高,同时栽培簡單,利用方便,耐早耐瘦比一般夏季綠肥都强。从1953年起,我站曾先后在一、二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据报道,用三十烷醇处理多种农作物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花生不同时期喷施三十烷醇的增产效应及其增产原因。现将
学位
南昌气候暖湿,年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在17~18℃之间。全年之中,除1、2、3三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下外,其余各月均在10℃以上;其中4月和10月在15~20℃,5~9月在22~31
蕌头(Allium chinense G.Don)俗称“荞头”,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资源,原产于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就有记载。蕌头性味辛,作为一种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温中通阳,理气宽胸,还阳散结之功效。本文主要研究了蕌头皂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并对蕌头皂苷的生理活性进行了探索。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蓖头皂苷的提取工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提取方法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肾虚型小鼠模型体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血清白介素-2、CD3、CD4、CD8、CD4/CD8等的变化,以探讨扶正固肾驱邪合剂对肾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鼠的作用机理
近年来,热门的癌症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往往聚焦于,与不同类型的癌症相关联的,特异性的基因突变。不同于以往的癌症作用靶点,近日,来自Saint Louis大学的研究人员们首次发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