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灰空间——上海六个商业建筑灰空间现状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incent_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并整理了灰空间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变化,以商业建筑的基本理论为铺垫,立足城市空间的观察视角,对上海六个重要商业建筑灰空间——金陵东路商业街、上海商城、第一八佰伴商厦、美罗城商厦、香港新世界商厦、百联世贸国际广场——的现状进行研究,从物质性特征(空间形态与空间尺度)、非物质性特征(活动类型与活动强度)两方面加以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归纳灰空间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总结灰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进而探析灰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使用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论文对现有公共空间私有化使用行为的观察、分析和分类总结从观察上海市区各类公共空间使用情况入手,对公共空间私有化使用
一直以来气候和技术是影响建筑形态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面积快速增加,与此同时建筑能耗与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创造舒
历史地段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进程的承载要素,集物质性、精神性于一体,具有历史连续性和艺术文化氛围,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它进行保护开发不仅是对其自
Passini(1984)将广义的“寻路”过程分为空间认知建立、决策制定及决策执行三阶段。其中空间认知这一环节为其他两个过程提供前提(Tawfiq M.Abu-Ghazzeh,1996),且“方向感”在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致使城市空间形态剧烈演变并对居民的城市意象产生巨大影响。   文章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的形态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意象变化
大学校园对于大学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前瞻性、整合性、永续性的大学校园,才能在本质上真正协助与提升教学与研究的服务水平,应该重视大学校园的价值,好的大学校园是成为世界一流大
建筑创新设计是近年来我国建筑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建筑师事务所作为中国建筑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研究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当前建筑创新领域的发展水平。 本文以当代中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密度不断加大,人的活动从平面进一步向垂直方向发展。此时,依托于平面的设计方法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建筑空间的特性;而剖面意识作为一种多维的立体构思,可
本文以天津市小白楼音乐厅音质设计工程为案例。对音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设计过程中,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段相结合,既运用传统设计手段对音乐厅进行音质设计,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