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在高填方锚索桩板墙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山地丘陵占地面积极广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边坡工程问题的防治成为一个热点和难点。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边坡支挡结构,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以其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特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工程人员所接受。但是作为新结构,至今还没有公认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际工程应用。   预应力锚索的应用在锚板墙结构中是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由于预应力锚固作用机理复杂,影响预应力锚固效果的因素众多,锚索的预应力损失规律至今不甚明朗;另外,由于锚索和桩板以及填土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锚索和桩板之间的变形协调问题、锚索和填方土压力之间的耦合作用等问题均亟需深入研究。   本文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广西某电厂扩建工程中的护岸边坡高填方锚索桩板墙支挡工程为依托,立足于实际工程中实测的数据,为设计者提供了工程前线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对锚板墙结构中锚索应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施加锚索拉力后桩板墙的水平位移等工程表现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   (1)将锚索在桩板墙结构中的应用细致划分为数个阶段分别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   锚索张拉阶段影响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施工水平,如钻孔顺直度等;锚索锁定时常用的应力损失估算公式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锚索在锁定后2小时内应力变化曲线基本相同,但应力变化总幅度却有较大差异;锚板墙结构中锚索应力的长期变化特征与普通边坡治理工程中锚索的应力变化走势差别较大。   (2)制作了锚板墙结构中锚索应力的长期变化图,与前人研究结果中曲线划分3个阶段的结论不同,在桩板墙结构中,锚索应力变化经过了六个阶段,分别为:Ⅰ-锚索的预张拉及其应力快速下降阶段;Ⅱ-锚索的补张拉及其应力速损阶段;Ⅲ-震荡下降阶段;Ⅳ-波动平衡阶段;Ⅴ-持续平稳上升阶段;Ⅵ-平衡稳定阶段。这是由于桩墙后填土和锚索力变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3)对桩板墙结构中锚索的补偿张拉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如下规律:   锚索补张拉后短期速降阶段应力损失率降低约40%~60%;若补张拉值小于初张拉值,则补张拉后的损失要更小一些;多次补张拉的效果更加明显。   (4)通过优化计算,验证了前期采用小的锚索张拉力,工程后期荷载需加大时再进行补张拉的优化设计,为拥有后期补张拉条件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因坡体开挖而导致整体失稳的现象愈演愈烈,对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土工格栅加筋土结
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排放标准也随之提高,传统工艺已不能满足污水达标排放的要求,尤其是氮磷无法达标排放,因此许多
在湍流问题中,Navier-Stokes方程(以下简称N-S方程)是描述湍流流动状态的偏微分方程,但多数情况下难以得到精确的解析解。雷诺平均的引入一方面给解析求解N-S方程带来了便利,
再生混凝土空心楼盖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具有自重轻、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钢筋用量,抗震性能好、隔音性能优、综合造价低且施工工期短等优
近年来水源微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微污染有机物,且加氯消毒容易与水体中的腐殖质反应产生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因此科研人员利用纳米Ti
本文在介绍建筑加固的发展概况、常用的加固技术以及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规范,分别通过协调扭矩塑性计算方法和零刚度法两种方法进行洞口边梁的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而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世界上一次次大地震的发生,不仅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地震中,大量的建筑发生了不
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复杂,对地基的稳定性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软土地区,其地基的稳定性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其中动力
隧道地下工程已经被应用到各个工程领域,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隧道和地下工程能够得到重视和发展因素有:城市地面空间的日益不足,为了保护地面的环境(历史建筑物和
糖蜜酒精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排放量大,COD浓度高,色度也高。目前,对此类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生化法,此方法可以降解部